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46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8/14

1.综合题(共1题)

1.
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_____。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实验室中有一瓶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②BaCl2溶液呈中性,Ba(OH)2是可溶性碱
③CO2在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
猜想Ⅱ:Na2CO3
猜想Ⅲ:NaOH和Na2CO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①: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②:观察到现象A
 
(收集证据)(1)若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X溶液为    ,则    (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X溶液为BaCl2溶液,现象A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PH,当PH    7(填“>”、“<”或“=”),则证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确定部分变质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g,放入烧瓶内;③打开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④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的读数为55.0mL.(已知:室温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6g•L﹣1
(1)B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饱和NaHCO3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则所测CO2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反思)有同学指出,上述三种猜想并不全面,请再提出一种猜想    

3.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B.水果榨汁
C.铁锅生锈D.蔬菜洗涤
4.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5.
近年来,有关PX毒性的争议源源不断,其化学式为C8H10,名称为对二甲苯.下列有关PX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B.由两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5D.一个PX分子含有18个原子
6.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7.
人们常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8.
LED是一种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GaAs)是制造该光源的一种材料.该物质中As是﹣3价,则Ga的化合价为
A.+3B.+5 C.﹣3 D.﹣5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A.AB.BC.CD.D
10.
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44%B.46%C.54%D.64%
11.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2.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X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Z>XB.X>Y>ZC.Z>Y>XD.Y>X>Z
13.
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4.
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健康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③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④海鲜防腐可用甲醛溶液浸泡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⑤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⑥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⑦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⑧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A. A B. B C. C D. D
15.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盐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禁止秸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
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16.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
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

4.填空题(共1题)

17.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你按要求填空.

5.实验题(共1题)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    .装置E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②装置H的作用是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    .(填“K”、“L”或“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