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单选题- (共10题)
3.
曾经有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在南京失而复得,铱原子核由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
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
5.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洗洁精含有乳化剂,可以除去油污 |
B.尿素[CO(NH2)2]、HNO3、NH4HCO3中都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
C.煤、石油、天然气都有可燃性,可大量用作燃料 |
D.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 |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玻璃尖嘴导管点燃CO,火焰呈蓝色,生成二氧化碳 |
B.光亮的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
C.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溶液会变浑浊 |
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与氨气接触会变成蓝色 |
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蒸发结晶 |
B.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 |
C.实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
D.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 |
9.
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①粗盐精制;②特殊条件下电解NaCl溶液制NaClO3;③ClO2的制取。工艺流程如图,其中反应Ⅲ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X是碳酸钠溶液、物质Y可循环利用 |
B.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Z#X#X#K] |
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 O2↑ |
D.为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可将H2和Cl2制成HCl充分利用 |
10.
下列归纳内容全部正确的组别是
A. A B. B C. C D. D
A.解释说明 | B.化学与生活 |
①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②O2、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③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 | ①蛋白质、油脂、糖类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②人体所需维生素量不多,但不能缺少③玻璃钢、铝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
C.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 | D.方程式表示所述内容 |
①H2O: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②![]() | ①酸雨形成CO2+H2O==H2CO3②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③铝制品耐腐的原因:4Al+3O2==2Al2O3 |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OH BaCl2NaCl |
B.BaCl2Na2SO4 Na2CO3 HCl |
C.NaOH Na2CO3 酚酞 CaCl2 |
D.H2SO4 Na2CO3 NaCl KNO3 |
3.多选题- (共1题)
12.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C.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
4.填空题- (共1题)
13.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②构成氯化镁的阳离子 ;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④最常用的溶剂 。
(2)根据图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7(填“<”、“=”或“>”)
②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③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②构成氯化镁的阳离子 ;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④最常用的溶剂 。
(2)根据图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7(填“<”、“=”或“>”)
②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③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5.实验题- (共1题)
14.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2NaHCO3 △ Na2CO3+H2O+CO2↑
NH4HCO3 △ NH3↑+H2O+CO2↑
(2)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下图连接好装置。

(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 (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填名称)。
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 。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 ,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7)若将产生的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生成红色固体、无色液体和气体单质三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1)2NaHCO3 △ Na2CO3+H2O+CO2↑
NH4HCO3 △ NH3↑+H2O+CO2↑
(2)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下图连接好装置。

(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 (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填名称)。
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 。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 ,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7)若将产生的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生成红色固体、无色液体和气体单质三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