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利用以下实验可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括:
①Fe2(SO4)3+Fe 3FeSO4 ,
② ,
③ 。
(2)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实现其转化,该试剂可以是 (填化学式)。
(3)步骤Ⅲ回收铜的实验操作包括:①过滤、②洗涤、③加足量稀硫酸、④干燥,正确的操作排序是 (填序号)。
(4)若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括:
①Fe2(SO4)3+Fe 3FeSO4 ,
② ,
③ 。
(2)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实现其转化,该试剂可以是 (填化学式)。
(3)步骤Ⅲ回收铜的实验操作包括:①过滤、②洗涤、③加足量稀硫酸、④干燥,正确的操作排序是 (填序号)。
(4)若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2.推断题- (共1题)
2.
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最常用的溶剂;D、E、F、H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三的元素;四个虚线圈中的反应各属于四个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C与E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F是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G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C与E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F是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G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现象为何不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但当硫酸铜溶液过量时,也会生成浅绿色的碱式硫酸铜。
(分析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继续探究)该小组同学对碱式硫酸铜产生了兴趣,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碱式硫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已知:无水硫酸铜遇H2O变蓝;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拓展延伸)(A类学校选做A类题,B类学校选做B类题,C类学校选做C类题。)
(A类)若实验二中得到的碱式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3Cu(OH)2,将该碱式硫酸铜浸泡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密封放置一天后,固体全部变为蓝色。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类)取12.9g某种碱式硫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SO4•yCu(OH)2],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0.9g水,则x︰y = 。
(C类)取2份等质量的某种碱式硫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SO4•yCu(OH)2],一份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4.8g氧化铜,另一份可与2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 。

(提出问题)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现象为何不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但当硫酸铜溶液过量时,也会生成浅绿色的碱式硫酸铜。
(分析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
(继续探究)该小组同学对碱式硫酸铜产生了兴趣,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碱式硫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已知:无水硫酸铜遇H2O变蓝;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装置 | 操作及现象 | 分解产物 |
A | 试管中出现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溶于稀硫酸,溶液呈蓝色 | |
B | U形管中出现蓝色固体 | |
C | 溶液颜色 | SO2 |
D | | O2 |
(拓展延伸)(A类学校选做A类题,B类学校选做B类题,C类学校选做C类题。)
(A类)若实验二中得到的碱式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3Cu(OH)2,将该碱式硫酸铜浸泡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密封放置一天后,固体全部变为蓝色。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类)取12.9g某种碱式硫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SO4•yCu(OH)2],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0.9g水,则x︰y = 。
(C类)取2份等质量的某种碱式硫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SO4•yCu(OH)2],一份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4.8g氧化铜,另一份可与2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 。
4.单选题- (共13题)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Fe3+、NO3-、OH- | B.H+、K+、NO3-、HCO3- |
C.K+、Ba2+、MnO4-、SO42- | D.H+、NH4+、Cl-、SO42- |
7.
微晶锆陶瓷可以应用于指纹传感器。在元素周期表中锆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 B.原子序数为40 |
C.相对原子质量是91.22g |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0 |
8.
尿素[CO(NH2) 2]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尿素是一种氮肥
B. 尿素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 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A. 尿素是一种氮肥
B. 尿素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 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家拉瓦锡利用红磷和氧气的反应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
B.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
C.向滴有红墨水的水中投入几块木炭,振荡后液体红色变浅 |
D.将紫色的鲜花插入白醋的稀溶液中,几天后鲜花变为蓝色 |
10.
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保鲜的原理 | B | 灭火的原理 |
干冰——降温 生石灰——防潮 氮气——防腐 |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 ||
C | 常见物质的区分方法 | D | 常见合金的主要性能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生石灰和熟石灰——加水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 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好 焊锡——熔点低 硬铝——强度和硬度好 |
A.A | B.B | C.C | D.D |
11.
有X、Y、Z三种金属,把足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 B.Y>Z>X | C.X>Y>Z | D.X>Z>Y |
14.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
B.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 |
C.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
15.
实验室中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① | 证明溶液发生变质 | 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 |
② | 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取一定质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硫酸,测浓硫酸的增重 |
④ | 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 | 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5.填空题- (共2题)
17.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仿照示例填表:
| 反应物(I) | 反应物(Ⅱ) |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
示例 | 酸 | 碱 | HCl+NaOH=NaCl+H2O |
A | _____ | _____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B | 碱 | 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 氧化物 | 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 _____ | _____ | CuSO4+BaCl2=BaSO4↓+CuCl2 |
18.
(A类学校选做A类题,B类学校选做B类题,C类学校选做C类题。)
【小题1】(A类)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甲既能与乙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小题2】(B类)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甲乙之间、乙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
【小题3】(C类)下列各组物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

【小题1】(A类)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甲既能与乙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 甲 | 乙 | 丙 |
A | Fe2O3 | CO | 稀盐酸 |
B | H2 | Cl2 | CuO |
C | Ba(NO3)2溶液 | 稀硫酸 | NaOH溶液 |
D | CO2 | Ca(OH)2溶液 | H2O |
A.A | B.B | C.C | D.D |
| 甲 | 乙 | 丙 |
A | CO | CO2 | CaCO3 |
B | H2O2 | O2 | SO2 |
C | Fe3O4 | Fe | FeSO4 |
D | H2CO3 | H2O | Ca(OH)2 |
A.A | B.B | C.C | D.D |

| 甲 | 乙 | 丙 |
A | H2SO4 | CO2 | Ca(OH)2 |
B | HCl | MgCl2 | Cu |
C | CaO | CaCO3 | Ca(OH) 2 |
D | SO3 | H2O | NaOH |
A.A | B.B | C.C | D.D |
6.实验题- (共1题)
19.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
(4)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F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铜丝的螺旋处预先要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
(4)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F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铜丝的螺旋处预先要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