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
(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
(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
(药品仪器)

①取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
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2)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
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 。
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 。
(3)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 结合生成水。

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
(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
(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
(药品仪器)

①取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
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2)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 | 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盐酸过量 |
② | 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盐酸过量 |
③ | 取样,加入少量铁粉 | | 稀盐酸过量 |
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 。
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 。
(3)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 结合生成水。

2.推断题- (共1题)
2.
下图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物质A为绿色固体粉末,物质B与I组成元素相同,G为蓝色溶液,E为有机物。

(1)组成A的元素符号 ;物质E的化学式 ;
(2)反应③在自然界中称为 ;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 ;
(3)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4)上述所有转化关系中未涉及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组成A的元素符号 ;物质E的化学式 ;
(2)反应③在自然界中称为 ;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 ;
(3)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4)上述所有转化关系中未涉及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单选题- (共12题)
5.
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
B.分子、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离子不能 |
C.原子得失电子可形成离子,而离子不能形成原子 |
D.分子、原子、离子质量都很小 |
6.
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莽草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7∶10∶5
C.莽草酸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A.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莽草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7∶10∶5
C.莽草酸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加入一滴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说明没有变质 |
B.鸡蛋清加入某盐溶液,有固体析出,蛋白质一定发生了变性Z§X§X§K] |
C.比较锌、铜、银的活动性,将锌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D.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
10.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OH- |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
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11.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
C.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
D.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1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柠檬酸、果汁、白糖、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
B.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C.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
D.鉴别H2 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4.多选题- (共2题)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O (CaCO3) | —— | 高温到质量不再减少 |
B | CO2气体(HCl) | 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 洗气、干燥 |
C | NaOH固体(BaSO4) | 足量的水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NaCl溶液(MgCl2) | 适量KOH溶液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6.
铝矾石(主要成分是Al2O3,还含有少量杂质SiO2、Fe2O3)是工业上用于炼铝的主要矿物之一,由铝矾石制取金属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不溶于酸;Al(OH)3 能溶于强碱NaOH)
下列有关铝矾石以及用铝矾石炼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铝矾石以及用铝矾石炼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矾石中只含有金属氧化物 |
B.原料A可能是稀硫酸;滤液Ⅰ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B,原料B可能是氢氧化钠。 |
C.步骤②所得沉淀是氢氧化亚铁 |
D.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 |
5.填空题- (共2题)
17.
生活与化学关系密切,泰州将引来高铁时代。
(1)高铁列车上提供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牛奶 B.矿泉水 C.饼干 D.糖果
(2)饼干中常加入碳酸钙,其作用是 。碳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 。
(3)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和钢铁。地壳中铝的含量 填(高于或低于)铁。铝与铁相比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冶炼生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提供清洁空气、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Na2FeO4属于 。(填序号)Z+X+X+K]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 Na2O2 +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1)高铁列车上提供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牛奶 B.矿泉水 C.饼干 D.糖果
(2)饼干中常加入碳酸钙,其作用是 。碳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 。
(3)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和钢铁。地壳中铝的含量 填(高于或低于)铁。铝与铁相比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冶炼生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提供清洁空气、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Na2FeO4属于 。(填序号)Z+X+X+K]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 Na2O2 +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18.
硫酸锌片在医药方面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块表面严重氧化的锌片7.3g(不含其它杂质),剪碎,向其中慢慢滴加9.8%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硫酸100g,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1)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配制200g 9.8%的稀硫酸.
①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0g 9.8%的稀硫酸,需加水 g.
②将配制好的稀硫酸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注明的是 (填序号).
A.200g B.9.8% C.稀硫酸
③下列操作中的 (填序号),可能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的
质量分数低于9.8%.
A.量取浓硫酸后,置于空气中时间过长
B.量水时,俯视量筒刻度
C.配制前将烧杯用水冲洗干净,没有擦干
(2)生成0.1g氢气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1)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配制200g 9.8%的稀硫酸.
①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0g 9.8%的稀硫酸,需加水 g.
②将配制好的稀硫酸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注明的是 (填序号).
A.200g B.9.8% C.稀硫酸
③下列操作中的 (填序号),可能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的
质量分数低于9.8%.
A.量取浓硫酸后,置于空气中时间过长
B.量水时,俯视量筒刻度
C.配制前将烧杯用水冲洗干净,没有擦干
(2)生成0.1g氢气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6.实验题- (共1题)
19.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该装置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D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可将其中的水换成_______。
(3)为了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导管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依次填导管接口,用a、b、c……表示);
(4)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_______(填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装置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该装置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D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可将其中的水换成_______。
(3)为了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导管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依次填导管接口,用a、b、c……表示);
(4)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_______(填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装置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