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_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_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
2.
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KCl•xCaCl2(x是CaCl2的系数).它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于水后得到K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18.55g加水完全溶解,得到K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的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段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2)①样品中CaCl2的质量是多少? ②所用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①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②氯化钙钾石化学式中的x值是多少?
(要求:(2)、(3)两问写出计算过程)

(1)图中AB段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2)①样品中CaCl2的质量是多少? ②所用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①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②氯化钙钾石化学式中的x值是多少?
(要求:(2)、(3)两问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10题)
8.
部分食物和体液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食物和体液 | 胃液 | 苹果汁 | 牛奶 | 血浆 |
pH | 0.9~1.5 | 2.9~3.3 | 6.3~6.6 | 7.4~7.5 |
A.血浆和牛奶显碱性 |
B.胃液和苹果汁显酸性 |
C.胃液比苹果汁酸性弱 |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苹果汁 |
12.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
C.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
3.多选题- (共2题)
13.
正确理解化学概念被看作是开启化学迷宫的金钥匙,下列有关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B.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
C.饱和溶液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 |
4.填空题- (共7题)
15.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上述变化I、Ⅱ和Ⅲ中,厲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名称).
(3)A图中“
”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若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上述变化I、Ⅱ和Ⅲ中,厲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名称).
(3)A图中“

16.
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18.
某工厂从硫酸铜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铜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______的结论.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则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_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即可).
(4)下列除去油污的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②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涤剂的水洗干净
③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除去油污.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______的结论.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则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_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即可).
(4)下列除去油污的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②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涤剂的水洗干净
③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除去油污.
20.
煤、石油、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1)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1)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1.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待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部分溶解.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问题: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待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部分溶解.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问题: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5.实验题- (共5题)
22.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H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
(4)小佳同学想用此套装置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是:发生装置→__________→收集装置;(填装置字母)
(5)若用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K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气体流向;________________
(6)利用补充完整的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1)写出仪器H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
(4)小佳同学想用此套装置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是:发生装置→__________→收集装置;(填装置字母)
(5)若用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K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气体流向;________________
(6)利用补充完整的K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23.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査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罝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 |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 B处玻璃管内___________ | 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具有还原性 |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的火焰 | C中有D中液体进入 | / |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罝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4.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査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罝: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____个数据.(填数字)
(査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罝: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____个数据.(填数字)
2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买一袋食盐,欲检测其是否为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他们査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KIO3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遇I2变蓝色.
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KI溶液②纯碱③米汤④白糖⑤白酒⑥白醋,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_________.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该小组经过实验确定这袋食盐是加碘食盐,同学们探究的兴趣高涨,他们仔细阅读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后,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溶液的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表: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问题二:炒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_________均相同,溶液的酸碱度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 B 纯碱粉末 C 食盐晶体 D 食醋
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KI溶液②纯碱③米汤④白糖⑤白酒⑥白醋,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_________.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该小组经过实验确定这袋食盐是加碘食盐,同学们探究的兴趣高涨,他们仔细阅读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后,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溶液的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表:
温度 | 30℃水浴 | 50℃水浴 | 80℃水浴 | 100℃水浴 | 煮沸 |
碘损失率(%) | 0 | 0.3 | 0.67 | 1 | 5.56 |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问题二:炒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_________均相同,溶液的酸碱度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 B 纯碱粉末 C 食盐晶体 D 食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