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铝展开了系列研究。
I 研究铝的化学性质
(1)铝在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前,需要对铝的表面先进行______________(填操作)处理。兴趣小组同学将铝处理好后剪 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片,用于后续实验。
(2)铝和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表明,铝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铜。
(3)小组同学将实验一中的稀盐酸换成等质量、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硫酸,相同时间内 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少,反应较慢。
对比上述两组实验产生猜想。 猜想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 猜想②:_____。
为验证猜想①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观察现象。
A.Na2SO4 B.Na2CO3 C.NaCl
II 测定某铝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资料1】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
【资料2】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3NH3·H2O=Al(OH)3↓+3NH4Cl。
(4)小组同学称取4.62g某金属铝样品(样品中杂质仅为氧化铝),置于图一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溶液1和溶液2两等份,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如图三),通过沉淀质量测定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①选择正确的一种实验方案,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小组同学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 计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I 研究铝的化学性质
(1)铝在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前,需要对铝的表面先进行______________(填操作)处理。兴趣小组同学将铝处理好后剪 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片,用于后续实验。
(2)铝和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一 | 将铝片放入稀 盐酸中 | ______________,试管变烫 | 铝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放热 |
二 | 将铝片放入氢 氧化钠溶液中 | 铝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变 烫 | 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 放热 |
三 | 将铝放入硫酸 铜溶液中 | 铝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 液逐渐变成无色 | 金属活动性:铝_____铜 |
实验一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表明,铝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铜。
(3)小组同学将实验一中的稀盐酸换成等质量、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硫酸,相同时间内 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少,反应较慢。
对比上述两组实验产生猜想。 猜想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 猜想②:_____。
为验证猜想①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观察现象。
A.Na2SO4 B.Na2CO3 C.NaCl
II 测定某铝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资料1】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
【资料2】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3NH3·H2O=Al(OH)3↓+3NH4Cl。
(4)小组同学称取4.62g某金属铝样品(样品中杂质仅为氧化铝),置于图一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溶液1和溶液2两等份,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如图三),通过沉淀质量测定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①选择正确的一种实验方案,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小组同学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 计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2.简答题- (共1题)
2.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许多商品中含有我们熟悉的物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①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_________;②食品包装袋中白色固体干燥剂_______;
③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_;④碳酸型饮料中溶有的气体_______。
(2)汉弗里·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贡献。

①他发现一氧化二氮(N2O)有麻醉作用,能减轻牙科手术的痛苦。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②他电解熔融的碳酸钾时发现了金属钾。碳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
③他研制出安全矿灯(如右图)防止瓦斯爆炸,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的化 学式是______;用铜网做灯罩,使得灯体外的瓦斯不会被矿灯的灯焰点燃, 其原理是______。
(1)许多商品中含有我们熟悉的物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①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_________;②食品包装袋中白色固体干燥剂_______;
③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_;④碳酸型饮料中溶有的气体_______。
(2)汉弗里·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贡献。

①他发现一氧化二氮(N2O)有麻醉作用,能减轻牙科手术的痛苦。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②他电解熔融的碳酸钾时发现了金属钾。碳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
③他研制出安全矿灯(如右图)防止瓦斯爆炸,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的化 学式是______;用铜网做灯罩,使得灯体外的瓦斯不会被矿灯的灯焰点燃, 其原理是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3.
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 MgCO3·CaCO3)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如下:

已知:MgCO3
MgO+CO2↑;CaCO3
Ca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根据流程,“轻烧”温度不应超过______℃,“轻烧”后的固体主要成份是_____。
(3)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

已知:MgC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根据流程,“轻烧”温度不应超过______℃,“轻烧”后的固体主要成份是_____。
(3)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
4.单选题- (共14题)
5.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 NaCl、CaCl2、NaOH、K2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24g 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10g沉淀和滤液。向滤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且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CaCl2、NaOH和Na2CO3 |
B.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可能含K2CO3和NaCl |
C.滤液中一定含NaCl和K2CO3,可能含NaOH |
D.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NaCl、CaCl2、NaOH |
7.
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把少量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形成的液体是悬浊液;②稀有 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④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⑤化学 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对空气、水、土壤都有污染。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个 | B.2 个 | C.3 个 | D.4 个 |
9.
β—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抗氧化剂,易溶于油脂,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天然食物如胡萝卜、木瓜、芒果等都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β—胡萝卜素中含有56个氢原子 |
B.β—胡萝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 |
C.β—胡萝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
D.胡萝卜在含油食物中烹饪,β—胡萝卜素更易被人体吸收 |
10.
某同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盐酸的 pH,导致结果偏小 |
B.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液滴飞溅,导致产率偏高 |
C.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
D.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完全冷却即打开止水夹,导致结果偏小 |
12.
无锡是个好地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湖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B.蠡园葡萄大棚需要覆盖塑料薄膜,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C.王兴记的小笼包味道鲜美,只含有糖类和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素 |
D.阳山水蜜桃生长的土壤 pH 在 5.5~6.5 之间,酸雨对桃树生长没有影响 |
14.
甲、乙两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5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
D.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方法 |
16.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对概念的认识 | B.对鉴别的认识 |
①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③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 ①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②加碱研磨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铵 ③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食醋和白酒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对除杂的认识 |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③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有水雾产生 | ①用水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二氧化锰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氢气 ③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 |
A. A B. B C. C D. D
5.实验题- (共1题)
1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标有 a 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择 E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 小明组装了 F 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达到的效果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F 装置中的石灰石可用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替代。

A.大理石 B.洗净的鸡蛋壳 C.苏打粉
(4)查阅资料获知: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小明设 计了右图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进行验证,操作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铜片;③关闭弹簧夹;④滴入浓硫酸,加热;⑤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
Ⅰ.装置 A 中铜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实验过程中,小明意外发现装置 B 中出现白色沉淀,经检验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小明认为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导致。为检验该观点是否正确,小明在原实验基础 上增加了一步操作,并重新完成该实验,装置 B 中果然无沉淀产生。该操作是_________, 该操作应排在操作______________(填序号)之后。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理 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因氧气的影响往往能观察到沉淀现象。

(1)图中标有 a 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择 E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 小明组装了 F 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达到的效果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F 装置中的石灰石可用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替代。

A.大理石 B.洗净的鸡蛋壳 C.苏打粉
(4)查阅资料获知: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小明设 计了右图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进行验证,操作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铜片;③关闭弹簧夹;④滴入浓硫酸,加热;⑤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
Ⅰ.装置 A 中铜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实验过程中,小明意外发现装置 B 中出现白色沉淀,经检验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小明认为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导致。为检验该观点是否正确,小明在原实验基础 上增加了一步操作,并重新完成该实验,装置 B 中果然无沉淀产生。该操作是_________, 该操作应排在操作______________(填序号)之后。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理 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因氧气的影响往往能观察到沉淀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