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工业上用废铜料溶于加入氧化剂
如
的过氧化氢溶液
的稀硫酸得到大量高纯度的硫酸铜。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对于该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
小明认为不可能是二氧化硫,理由是:______;
小亮认为不可能是氢气,理由是:______;小红认为是氧气。
(实验探究)
写出放出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通过实验验证是硫酸铜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写出实验设计方案。




(假设与猜想)
小明认为不可能是二氧化硫,理由是: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铜屑于试管中,滴加![]() | 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 色,带火星的木______ 。 | 该气体是______ 。 |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通过实验验证是硫酸铜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写出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
镁能与NH4Cl液反应,不仅生成一种盐,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镁能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何种气体?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生成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华做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进行实验)修正后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NH3和H2或NH3,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与结论)
中观察到______,证明生成气体含有NH3;B装置中浓硫酸的两个作用:①______;②______;C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还含有______。
(实验反思)
写出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氨气极易溶于水,上述实验中有氨气逸出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提出问题)镁能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何种气体?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生成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修正后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NH3和H2或NH3,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与结论)

(实验反思)


2.流程题- (共1题)
3.
口香糖中常添加轻质碳酸钙来增加粘性。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是制取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图如图: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要把碳酸钠和氯化钙配成溶液,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操作A是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洗涤、干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
写出轻质碳酸钙的另外一种用途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4.
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g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已知:CuO+H2SO4=CuSO4+H20)
(1)所取样品中含铜的质量为 g.
(2)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1)所取样品中含铜的质量为 g.
(2)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 (共8题)
6.
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剧烈氧化反应有明显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明显发光、放热的变化都为剧烈氧化反应 |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
D.酸的溶液pH<7,碱的溶液pH>7,但是盐的溶液pH不一定等于7 |
7.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

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如图为稀土元素--镧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下面有关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如图为稀土元素--镧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下面有关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镧--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7 | B.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C.镧--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金属镧--的化学式为La |
8.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10.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被打翻,可用水进行扑灭 |
C.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
D.误服碳酸钡等重金属盐时,立即服用豆浆、牛奶等缓解中毒症状,并及时送医 |
11.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 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 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 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 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2.
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试剂与方法 | 结论与解释 |
A | 分离CaCO3和CaO | 加水溶解、过滤 | CaO溶于水 |
B | 除去H2中HCl | 通过NaOH 溶液 | HCl与NaOH 溶液反应 |
C | 鉴别稀盐酸、稀硫酸 | 滴加BaCl2溶液 | 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D | 检验CO2 和O2 | 带火星的木条 | 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A.A | B.B | C.C | D.D |
5.多选题- (共1题)
13.
Zn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催化烯类有机物氧化脱氢等反应,下列有关ZnFe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
B.该物质中含有2个氧分子 |
C.该物质中锌、铁、氧元素质量比为1:2:4 |
D.该物质中Fe元素化合价为![]() |
6.填空题- (共1题)
14.
“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①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富含蛋白质。
②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____________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③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含有金属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

①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富含蛋白质。
②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____________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③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含有金属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