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与CO2、H2O、HCl发生反应,生成O2。为了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用A装置制得的CO2中常混有H2O和HCl气体,设置B、C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2。其中B装置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C装置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
②E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如何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___________。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称取12.5 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 g。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与CO2、H2O、HCl发生反应,生成O2。为了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用A装置制得的CO2中常混有H2O和HCl气体,设置B、C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2。其中B装置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C装置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
②E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如何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___________。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称取12.5 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 g。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3.
小王习惯把手机放在床上充电,某天早上起床后他忘记拿手机也没有关闭电源就去上班了。中午回家后发现从卧室门缝往外冒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是冒黑烟的被子瞬间燃起了火焰。
(1)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2)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灭火?_________。
(3)若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该如何逃生?_________。
(1)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2)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灭火?_________。
(3)若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该如何逃生?_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4.
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00 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为69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31 g |
B.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 |
C.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42 g |
D.反应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
7.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分别向5 g镁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 |
B.分别向相同质量和浓度的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8.
下表是NaCl与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NaCl/g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NH4Cl/g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A.NaCl的溶解度比NH4Cl小 |
B.控制温度在0~20℃之间时,NaCl与NH4Cl可配出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
C.NaCl中含有少量NH4Cl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NaCl |
D.80℃时将NaCl与NH4Cl各5 g分别加入到10 g水中,固体均能全部溶解 |
9.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C.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
D.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
10.
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 | B.缺钙会引起贫血 |
C.氟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 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
4.填空题- (共4题)
11.
一定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12.
如图是氯气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已知HClO是一种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NaClO,请写出将氯气通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已知HClO是一种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NaClO,请写出将氯气通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