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试剂,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原因__________。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成分进行的探究:
探究一:确定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小强方案:
探究二:确定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
小刚方案:
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同学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__探究三:定量分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下面是小明和小军两位同学不同的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小明实验方案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军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2.2g
实验分析:
(1)在小军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缺装置C,最终所测得氢氧化钠的含量将会________(填“偏高”、“不变” 、或者“偏低”)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成分进行的探究:
探究一:确定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小强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填一种溶液名称) | 有气泡产生 | ___________ |
探究二:确定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
小刚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 变质 |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 _________ |
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同学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__探究三:定量分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下面是小明和小军两位同学不同的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小明实验方案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军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2.2g
实验分析:
(1)在小军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缺装置C,最终所测得氢氧化钠的含量将会________(填“偏高”、“不变” 、或者“偏低”)
2.单选题- (共11题)
3.
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碱 | 烧碱 | 氢氧化钾 | 纯碱 |
B | 合成材料 | 塑料 | 合成纤维 | 合成橡胶 |
C | 溶液 | 糖水 | 生理盐水 | 泥浆 |
D | 化石燃料 | 石油 | 煤 | 酒精 |
A.A |
B.B |
C.C |
D.D |
5.
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汞的化学式为Hg | B.汞原子的质量为200.6g |
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 D.汞为非金属元素 |
6.
味精是常见调味料之一,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熔点232℃,20℃时溶解度71.7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69
B. 谷氨酸钠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
C. 20℃时,100g水最多可配制成171.7g谷氨酸钠的饱和溶液
D. 谷氨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6%
A. 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69
B. 谷氨酸钠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
C. 20℃时,100g水最多可配制成171.7g谷氨酸钠的饱和溶液
D. 谷氨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6%
7.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 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①② |
D.①②③ |
8.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与技术 | B.化学与能源 |
①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图像 ③用催化净化装置促进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转化 | ①氢能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③倡导大量使用高硫煤做燃料 |
C.化学与医药 | D.化学与食品 |
①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②用生石灰做补钙剂 ③用干冰作血液制品冷藏运输的致冷剂 |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A. A B. B C. C D. D
9.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1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A.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
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
3.填空题- (共2题)
1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同学们解决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

①野炊所带的如下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②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如果乱丢弃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④野炊时,大家用干枯的野草生火,得到了很多草木灰。农村经常使用草木灰作为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2)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①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②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实验室中一般可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实验室欲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④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
① 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 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 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 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1)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同学们解决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

①野炊所带的如下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②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如果乱丢弃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④野炊时,大家用干枯的野草生火,得到了很多草木灰。农村经常使用草木灰作为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加入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2)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①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
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 |
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其成分可以制造许多产品 |
③实验室欲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④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
① 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 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 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 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14.
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
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铜离子完全沉淀
的pH是5左右,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和副产物石膏(Ca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_____+2NO↑+4H2O;
(3)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_____
A.2 B.5 C.7 D.10
(4)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左右;
(5)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洗涤、干燥;晶体用无水乙醇作洗涤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
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铜离子完全沉淀
的pH是5左右,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和副产物石膏(Ca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石膏 | 0.32 | 0.26 | 0.15 | 0.11 | 0.07 |
胆矾 | 32 | 44.6 | 61.8 | 83.8 | 11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_____+2NO↑+4H2O;
(3)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_____
A.2 B.5 C.7 D.10
(4)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左右;
(5)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洗涤、干燥;晶体用无水乙醇作洗涤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一)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2所示(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
(二)已知:草酸钠固体(化学式为Na2C2O4)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CO.小陆同学利用该反应制取CO,并用CO还原氧化铁。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写出制取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L型的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_;
(3)该装置中锥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Ⅰ检验并吸收生成的CO2;
Ⅱ_____。
(一)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2所示(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
(二)已知:草酸钠固体(化学式为Na2C2O4)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CO.小陆同学利用该反应制取CO,并用CO还原氧化铁。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写出制取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L型的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_;
(3)该装置中锥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Ⅰ检验并吸收生成的CO2;
Ⅱ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