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深水炸弹糖因放入水中,固体在水中上下翻滚、溶解,并快速向四周放出气体,给人以“炸”的感觉,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小王同学决定对此一探究竟。请你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A.“深水炸弹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苏打、柠檬酸、香精等;
B.蔗糖、柠檬酸、香精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小苏打不溶于酒精。
(提出问题)炸弹糖放入水中放出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二氧化碳(CO2)
猜想二:二氧化硫(SO2)
猜想三:O2
有位同学说猜想_____________不需要设计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是错误的,请你说说理由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少许炸弹糖放入水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成立。
(拓展探究)此糖没有溶于水时并不发生反应,溶于水后迅速反应,原因是: _____。
取少许炸弹糖,放入足量酒精中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_____,说明炸弹糖含柠檬酸。

(查阅资料)A.“深水炸弹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苏打、柠檬酸、香精等;
B.蔗糖、柠檬酸、香精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小苏打不溶于酒精。
(提出问题)炸弹糖放入水中放出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二氧化碳(CO2)
猜想二:二氧化硫(SO2)
猜想三:O2
有位同学说猜想_____________不需要设计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是错误的,请你说说理由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少许炸弹糖放入水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_________成立。
(拓展探究)此糖没有溶于水时并不发生反应,溶于水后迅速反应,原因是: _____。
取少许炸弹糖,放入足量酒精中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_____,说明炸弹糖含柠檬酸。
2.
化学实验探究总是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标签缺损的溶液,如下图。为了确认其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HCO3;猜想四:NaOH
(设计实验一)
小明取少量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读取数据,pH=9,得出结论,猜想四成立。
小王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从小明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___也一定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二)小红取适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此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于是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王认为仍然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常温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以下表格中的数据。
(分析结论)从资料显示的数据,再结合药品的标签,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交流)(1)Na2CO3和 NaHCO3在生活中被称为“苏打兄弟”,其中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Na2CO3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另一种气体而转变成 NaHCO3。请你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和老师一起继续实验,将盐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进行反应,并用数字化实验装置pH传感器测定了溶液中pH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下图所示。

(3)0-50s时,同学们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请你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
(5)C点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HCO3;猜想四:NaOH
(设计实验一)
小明取少量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读取数据,pH=9,得出结论,猜想四成立。
小王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从小明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___也一定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二)小红取适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此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于是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王认为仍然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常温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以下表格中的数据。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21.8 | 9.6 |
(分析结论)从资料显示的数据,再结合药品的标签,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交流)(1)Na2CO3和 NaHCO3在生活中被称为“苏打兄弟”,其中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Na2CO3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另一种气体而转变成 NaHCO3。请你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和老师一起继续实验,将盐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进行反应,并用数字化实验装置pH传感器测定了溶液中pH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下图所示。

(3)0-50s时,同学们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请你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
(5)C点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鱼类运输时需要不断增氧,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常见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某次运输时用掉150g含过氧化钙为96%的样品,请计算:
(1)样品中CaO2的质量
(2)理论上可以制得质量为多少的氧气?

(1)样品中CaO2的质量
(2)理论上可以制得质量为多少的氧气?
3.简答题- (共1题)
4.
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两市联合举办,速度滑冰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项冬季运动。冰刀鞋是速度滑冰的标准装备,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
(2)用涤纶做鞋带而不用棉线做鞋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冰刀中含有镁和铜,请指出金属镁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4)某同学将金属镁和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比较反应剧烈程度来判断二者的金属活动性。你认为方案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
(2)用涤纶做鞋带而不用棉线做鞋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冰刀中含有镁和铜,请指出金属镁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4)某同学将金属镁和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比较反应剧烈程度来判断二者的金属活动性。你认为方案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4.流程题- (共1题)
5.
我国海域辽阔。海水可以晒盐,海水中也含有较多的镁元素,利用海水晒盐中的母液(含MgCl2)可以提取金属镁。下图是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镁的部分流程,请你回答。

(1)第①步反应后进行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填一种即可)。
(4)步骤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对熔融状态的MgCl2进行通电分解,反应时需要在一种特殊真空或有保护气的情况进行,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第①步反应后进行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填一种即可)。
(4)步骤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对熔融状态的MgCl2进行通电分解,反应时需要在一种特殊真空或有保护气的情况进行,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6.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人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化学角度对古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分析,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 B.烈火焚烧若等闲 |
C.粉身碎骨浑不怕 | D.要留清白在人间 |
9.
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金属锌常镀在铁表面防腐蚀。下图是锌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锌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锌元素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
C.锌原子的质子数是30 | D.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g |
10.
维生素D3又叫“阳光维生素”,因为它是由人体皮肤含有的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合成的,它的化学式为C27H44O。下列有关维生素D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27:44 | B.由62个原子构成 |
C.儿童多晒阳光可预防骨软化症 | D.氢元素含量最高 |
11.
侯氏制碱法的产物中有碳酸氢钠( NaHCO3)、氯化铵(NH4C1)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如下,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 |
B.30℃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 |
C.3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
D.30℃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 |
13.
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中学生生长发育。你认为小雨同学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早餐长期吃油炸食品 | B.中午经常泡一点方便面填饱肚子 |
C.吃妈妈烧的可口的晚餐,荤素搭配 | D.长期用可乐、雪碧饮料代替白开水 |
14.
合理利用能源,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环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发绿色可再生生物柴油燃料 | B.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
C.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 D.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