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629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3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不含有水分)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氢氧化钠样品13.3 g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对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进行了记录,部分数据见下表: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20
40
8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1.97
3.94
5.91
5.91
 
试分析计算:
(1)13.3g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
(2)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资料1)融雪剂按组成分为有机融雪剂和无机融雪剂。
有机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钾,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
无机融雪剂以氯化钠、氯化钙等为主要成分,其融雪原理与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食盐水的凝固点有关(见下表)。
溶剂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溶质质量(g)
0
3.6
7.5
11.1
29.9
凝固点(℃)
0
-2.3
-4.2
-6.3
-21
 
(资料2)钛(Ti)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酸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它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在稀有气体和高温条件下,用四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备金属钛。
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别是___________。
(2)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g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4)金属钛着火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2题)

3.
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NaOH溶解度(g/100g水)
42
51
109
129
174
314
347
A溶解度(g/100g水)
0.18
0.17
0.16
0.14
0.12
0.095
0.07
 
(1)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装有100g NaOH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100g冰水并充分溶解后测定溶液温度为10℃,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使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利用(2)中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试剂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液1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
生活中常有误食亚硝酸钠(NaNO2)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的,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
化学式
颜色状态
酸碱性
加热
滴加稀盐酸
滴加硝酸银溶液
NaCl
白色固体
中性
受热不分解
无明显变化
生成白色沉淀
NaNO2
白色固体
弱碱性
320℃以上分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生成红棕色气体
无明显变化
 
(1)用化学用语填空
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硝酸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
(2)从NaCl可以得出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条)
(3)根据上表中资料,鉴别这两种白色固体的方法共有__________种。
(4)任选一种鉴别氯化钠和亚硝酸钠,写出实验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学习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如图所示:

(1)请你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同学们将A、B试管中液体同时倒入C废液缸中发现溶液中产生气泡,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C废液缸中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提出问题):C废液缸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童童同学猜想:NaCl 婷婷同学猜想:NaCl  Na2CO3
小宇同学猜想:NaCl  Na2CO3  HCl,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评价):上述猜想中______同学是错误的,请你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童童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C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猜想正确,请你评价她的结论_____________。最后,经过同学们的进一步实验,得出童童的猜想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C废液缸中溶质的成分,根据C中溶质的成分,请你确定C中含有的溶质_____________(填符号)。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溶于水的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

5.单选题(共8题)

6.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酒精挥发C.冰雪消融D.活性炭除臭
7.
比较和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硫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温度
C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煤块在空气中加热才能燃烧,而煤粉在空气中遇火星就可能爆炸
反应物的种类
 
A.AB.BC.CD.D
8.
在含有大量Mg2+、H+的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B.Ba2+C.OHD.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D.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10.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 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11.
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
A.KNO3B.CO(NH2)2C.K2SO4D.Ca(H2PO4)2
12.
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B.塑料C.铝合金D.棉布
13.
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D.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扩散

6.填空题(共1题)

14.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人体可以从水果和蔬菜中摄取________,该类物质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如图是某儿童补铁药品的部分说明。说明中的“铁”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 “元素”或“分子”)。

(3)某些食品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胃酸过多的人应食用___________。
(4)农业上用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质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组成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选填序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
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锰酸钾”或 “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_端(选填“m”或“n”),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方案(图示)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1)乙实验中,简要叙述把铜片加入到试管中的操作______________;只要观察到_________现象,就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
(2)若将实验乙中的CuSO4溶液替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达成实验目的;
(3)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写出你所需要的化学试剂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