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60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1

1.工业流程(共1题)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藏国,金属钨可用于制造灯丝、合金钢和光学仪器,有“光明使者”的美誉,现以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4,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高纯度金属钨,工业流程如图:

已知:①钨酸酸性很弱,难溶于水;
②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SiO32为8,WO42为5;
③碳和金属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钨。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生产纯碱常先制得碳酸氢钠,此法叫“联碱法”,为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即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最终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溶液,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流程中白钨矿CaWO4和纯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
(3)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__。调节pH可选用的试剂是:__(填选项)。
A.氨水B.盐酸C.NaOH溶液D.Na2CO3溶液
(4)检验沉淀C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
(5)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的原因是:___。
(6)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可得到钨酸钙,已知某温度时,Ksp(CaWO4)=1×1010,Ksp[Ca(OH)2]=4×107,当溶液中WO42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时,溶液中c(OH)=____。

2.单选题(共9题)

2.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游离态的W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W的化合物,X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X与Y位于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W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3.
铁粉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火柴点燃前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C.反应后试管中生成红棕色固体
D.168g铁粉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时,转移8mol电子
4.
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l存在
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SO42-存在
D.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有SO32-存在
5.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
紫色褪去
KMnO4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置于浓硫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硫酸不反应
C
向未知液中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未知液中含有Fe3+
D
将某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
某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AB.BC.CD.D
6.
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脱除废水中氨氮(NH3)的流程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
B.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
C.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lO
D.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A.“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中包含了丁达尔现象
B.“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C.“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这段记载中涉及分解反应
D.“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B.水垢中的CaSO4可用醋酸除去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D.沾附水滴的铁质餐具生锈主要是化学腐蚀
9.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主要成分或用途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俗名
主要成分(化学式)
用途
A
石英
SiO2
制备芯片
B
纯碱
Na2CO3
制备玻璃
C
水玻璃
Na2SiO3
制备硅胶
D
铁红
Fe2O3
制备油漆
 
A.AB.BC.CD.D
10.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3.实验题(共2题)

11.
无水氯化锌常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实验室采用HCl气体除水、ZnCl2升华相结合的方法提纯市售氯化锌样品(部分潮解并含高纯高温不分解杂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无水氯化锌在空气中易潮解生成Zn(OH)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除水阶段:打开K1,K2。将管式炉I、II升温至150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管式炉I、II的温度升至350 ℃,保证将水除尽。除水阶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升华阶段:撤去管式炉II,将管式炉I迅速升温至750℃,升温的目的是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管式炉I并关闭____(填K1或K2),待冷却后关闭____(填K1或K2)。最后将_____(填A或B)区的氯化锌转移、保存。
(4)除水阶段HCl与 N2流速要快,有利于提高除水效率。升华阶段HCl与N2流速要慢,其原因是_____。
(5)测定市售ZnCl2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步骤如下:
① 溶液配制:称取m g样品,加水和盐酸至样品溶解,转移至250 mL的____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② 滴定: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K4[Fe(CN)6]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V mL。滴定反应为:2K4[Fe(CN)6]+3ZnCl2=K2Zn3[Fe(CN)6]2+6KCl该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
12.
三硫代碳酸钠(Na2CS3)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在工业上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2CS3的一些性质进行了探究性实验。
实验Ⅰ.探究Na2CS3的性质:
步骤
操作及现象

取少量Na2CS3固体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溶液并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紫色褪去
 
(1)H2CS3是___(填“强”或“弱”)酸。
(2)已知步骤③中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4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某同学取步骤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他认为通过测定产生的白色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实验中所用的Na2CS3的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
实验Ⅱ.测定Na2CS3溶液的浓度: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50.0mLNa2CS3溶液置于三颈烧瓶中,打开仪器M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1的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CS32- +2H+=CS2+H2S↑,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为46℃,与CO2的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4)仪器M的名称是___。反应开始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作用为____。
(5)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6)为了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可通过测定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来计算。称量B中沉淀质量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若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4g,则Na2CS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