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B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单选题- (共13题)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 |
A | 人体所需营养素 | 蛋白质 | 糖类 | 纤维素 | … |
B | 单质 | 金刚石 | 水银 | 氮气 | … |
C | 溶液 | 碘酒 | 糖水 | 氨水 | … |
D | 化肥 | 氮肥 | 磷肥 | 钾肥 | … |
A.A | B.B | C.C | D.D |
11Na | 12Mg | 13Al | 14Si |
23.00 | 24.31 | 26.98 | 28.09 |
A. 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 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4 D.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

A.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
B.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 |
C.20℃时,a、b、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
D.10℃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 |

| a | b |
A | 1g锌 | 1g铁 |
B | 1.06g碳酸钠固体 | 0.84g碳酸氢钠固体 |
C | 1g碳酸钠固体 | 1g碳酸氢钠固体 |
D | 0.65g锌 | 0.56g铁 |
A.A | B.B | C.C | D.D |
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
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 |
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 B.物质X一定是H2O |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
3.选择题- (共13题)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1: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2:学校文学社记者团采访曹文轩的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在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1: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2:学校文学社记者团采访曹文轩的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在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Cl﹣、OH﹣、CO32﹣、SO32﹣、SO42﹣.
(1)当溶液中有大量的H+存在时,不可能大量存在 {#blank#}1{#/blank#} .
(2)当溶液中有大量的Ba2+存在时,不可能大量存在{#blank#}2{#/blank#} .
(3)当溶液中有大量的{#blank#}3{#/blank#} 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大量存在.
4.多选题- (共2题)
A. 丁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丁酸甲酯的每个分子有17个原子构成
C. 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D. 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A.用洗涤剂清洗试管表面的植物油 |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
D.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
5.填空题- (共1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滴管、烧杯、玻璃棒。
(3)用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待测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根据如图变化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
②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4)若完全中和50g稀硫酸溶液,恰好消耗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80g,试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6.实验题- (共2题)






A B C D E F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记录如下: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苹果汁 |
紫包菜汁液 | ①绿色 | ②红色 | 红色 |
白菜汁液 | ③无色 | ④淡黄色 | 淡黄色 |
你认为两种汁液中,更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
(3)再用苹果汁进行相同实验,现象记录见上表.则苹果汁溶液显 性。
(酸碱盐的性质)
第一组学生进行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
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上看,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用下图1表示,那么请在图2虚框中将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废液再探究)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进一步探究无色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BaCl2;猜想②:Na2SO4;猜想③:NaOH;猜想④:BaCl2、NaOH;猜想:⑤Na2CO3、Na2SO4;猜想:⑥Na2SO4、NaOH;猜想:⑦Na2CO3、Na2SO4和 。
(实验探究)
(1)取样,滴加紫包菜叶汁,显绿色,小军判断一定含NaOH,小华不同意,理由是 。(2)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一定不成立。
(3)为确定该滤液的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若观察到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滤液的组成有 。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