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Y、Z、W、N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Y 、Z 、W 、N;
(2)写出M→N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X→W的化学方程式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小亮的观点正确 |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3)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了以下问题。

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
②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③通过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反思与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 ,应如何保存这些物质 .
3.简答题- (共2题)

(1)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求:
(1)稀盐酸中HCl的质量是多少克?
(2)铜矿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其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u2(OH)2CO3~222
HCl~36.5 CuCl2~135 CO2~44 H2O~18)
4.单选题- (共10题)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复分解反应 | D.置换反应 |
A.(100﹣a)/3% | B.(100﹣3a)/3% |
C.2(100﹣a)/3% | D.(100﹣3a)%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1000倍,使溶液的pH<7 |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
C.公路上的积雪用氯化钠来消融 |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
金属 | Ti | Mg | Cu |
金属表面现象 |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 放出气泡速度快 | 无变化 |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
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 根据密度数据表,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A.CO(NH2)2 | B.Ca(H2PO4)2 | C.Na2CO3 | D.Na5P3O10 |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
C.随意丢弃废电池 |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
5.选择题- (共17题)
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有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E=40N/C,在y轴左侧平面内有足够大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1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15π s后磁场消失,选定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在y轴右侧平面内还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恒定的匀强磁场,分布在一个半径为r=0.3m的圆形区域(图中未画出),且圆的左侧与y轴相切,磁感应强度B2=0.8T,t=0时刻,一质量m=8×10﹣4kg、电荷量q=+2×10﹣4C的微粒从x轴上xp=﹣0.8m处的P点以速度v=0.12m/s 向x轴正方向入射.(g取10m/s2)
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有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E=40N/C,在y轴左侧平面内有足够大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1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15π s后磁场消失,选定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在y轴右侧平面内还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恒定的匀强磁场,分布在一个半径为r=0.3m的圆形区域(图中未画出),且圆的左侧与y轴相切,磁感应强度B2=0.8T,t=0时刻,一质量m=8×10﹣4kg、电荷量q=+2×10﹣4C的微粒从x轴上xp=﹣0.8m处的P点以速度v=0.12m/s 向x轴正方向入射.(g取10m/s2)
2007年9月21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 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回答下题.
如图(a),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Wa、Wb,不计重力,则有( )
根据短文理解,选择正确答案。
Since 2008, hunters have illegally killed more than 3000 rhinos in South Africa.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warns that rhinos may die out by 2026. People who hunt and kill illegally are called poacher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watch for and prevent illegal hunting is from the air. However, piloted flights are too costly. Fortunately, some Spanish college students have invented a drone (无人机) that can observe more places than a plane.
Arnau Garcia is an aeronautical (航空学的) engineering student at the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Catalonia, in Spain. He says observers from the air have trouble finding poachers when they hide under the trees. Mr. Garcia and other students have worked with the drone manufacturer HEMAV to help find the hidden poachers. They make it by using the thermal camera, which is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body heat. Even when the poachers keep still, it can also keep track of them.
The drone can fly in the wind up to 55 kilometers per hour. It has an autopilot system, so it memorizes the flight path. The drone also has a microphone, a video camera and a GPS system. These permit it to report accurately where a picture is taken. After each flight, the drone can bring back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where rhinos are found, the conditions of water and plants in the area, and the positions of suspected poachers.
Experts say the drone can fly as far as 70 kilometers from the base. It means that it could quickly observe large areas for poachers. However, the same search operation would take days for human observers. Thanks to the drone, many poachers have been caught and the number of rhinos is on the increase. In addition, HEMAV has receiv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orders for the drone. Even South African national park officials attempt to fill the air with drones.
6.填空题- (共4题)
物质 | 该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的不同之处 |
例:H2 | 组成上不含碳元素,其它三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素 |
CH4 | |
H2 | |
CO2 | |
CO | |
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______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选择填空:氦气、氮气、氧化钙、盐酸、硝酸、硫酸亚铁.
①可用来替代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是 .
②可用于生产炸药、染料,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的酸是 .
③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是 .
④为了防止某些食品受潮,在其包装袋中放入一小袋干燥剂.这种干燥剂是 .
(2)利用化学知识,还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①为保证人身体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到 试验;
②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 ;
③2005年哈尔滨发生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有关部门利用大量活性炭使水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④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剂”所吸收的两种物质指的是: .
(3)松花蛋又名皮蛋.松花蛋的制作工艺一般是用水将灰料[主要是生石灰(CaO)、草木灰(成分中含K2CO3)、纯碱(Na2CO3)、食盐(NaCl)等]调成糊状,涂于新鲜鸭蛋,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松花蛋.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松花蛋腌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个;
②剥除松花蛋外边灰料后,常常发现蛋壳上有一些坚硬的白色斑点,这斑点的主要成分是 ;
③食用劣质松花蛋时往往有麻涩感,可能的原因是 .
(4)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如:糖类、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不能偏食、挑食,每天都要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
①某同学平时不吃饭,只吃菜,结果出现乏力、疲倦甚至昏迷等症状,他缺少的营养素是 ;
②某同学在毕业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会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任填一种).
(1)化石燃料是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的一种是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中的一种是 .从环保角度看,汽油和乙醇相比,较理想的燃料是 .
(2)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能源.“神舟六号”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所用的高能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在点燃的条件下,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实验题- (共3题)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图中装置后.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
A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C装置中有红色物质生成;D装置中的白色粉末变蓝;E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已知无水CuSO4为白色,遇水变成蓝色;以上各步均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
(2)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
(3)在上述实验中,当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未完全反应(B、C、D、E仍完全反应,且实验现象不变)时,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是 .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