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锌及其氧化物(ZnO,白色,难溶于水,溶于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锌的广泛应用
(1)锌被称之为“生命元素”。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严重,将会导致“____症”和智力发育不良。经常吃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等含锌的食物有利补“锌”。这里的“锌”是指__________。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锌与铜熔合可形成“黄铜”,它属于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二)活性ZnO制取的探究
【实验方案】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问题探究】
(4)“溶解”前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____、FeSO4。除铁池中加入适量H2O2,使Fe2+转化为Fe3+;为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则应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
(6)“沉淀池”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纯净固体M,其组成为:aZnCO3·bZn(OH)2·cH2O。
确认固体M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最好选择下列_______,向其中滴入无现象,则已经洗干净。
A.紫色石蕊试液 B.少量稀盐酸 C.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组成测定】固体B的组成会影响制得的ZnO的活性。为确定aZnCO3·bZn(OH)2·c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aZnCO3·bZn(OH)2·cH2O受热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种产物。
(7)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称取35.9 gaZnCO3·bZn(OH)2·cH2O在B装置中进行完全煅烧,测得装置C和D的质量分别增重7.2 g和4.4 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8)该实验反应前后均需要通入空气,反应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9)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上述数据,则生成ZnO的质量为______g;a:b:c=________。
(11)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的a值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一)锌的广泛应用
(1)锌被称之为“生命元素”。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严重,将会导致“____症”和智力发育不良。经常吃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等含锌的食物有利补“锌”。这里的“锌”是指__________。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锌与铜熔合可形成“黄铜”,它属于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二)活性ZnO制取的探究
【实验方案】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Zn(OH)2 | Fe(OH)2 |
开始沉淀pH | 1.5 | 6.2 | 6.3 |
完全沉淀pH | 3.2 | 8.0 | 9.7 |
【问题探究】
(4)“溶解”前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SO4、____、FeSO4。除铁池中加入适量H2O2,使Fe2+转化为Fe3+;为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而Zn2+不形成Zn(OH)2,则应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
(6)“沉淀池”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纯净固体M,其组成为:aZnCO3·bZn(OH)2·cH2O。
确认固体M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最好选择下列_______,向其中滴入无现象,则已经洗干净。
A.紫色石蕊试液 B.少量稀盐酸 C.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组成测定】固体B的组成会影响制得的ZnO的活性。为确定aZnCO3·bZn(OH)2·c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aZnCO3·bZn(OH)2·cH2O受热分解生成ZnO、H2O、CO2三种产物。
(7)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称取35.9 gaZnCO3·bZn(OH)2·cH2O在B装置中进行完全煅烧,测得装置C和D的质量分别增重7.2 g和4.4 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8)该实验反应前后均需要通入空气,反应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9)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上述数据,则生成ZnO的质量为______g;a:b:c=________。
(11)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的a值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2.计算题- (共1题)
2.
实验室有一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粉样品、未知浓度盐酸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兴趣小组同学为分析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和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株,进行如下探究:
(1)用盐酸溶解样品(样品混合均匀),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镁粉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实验Ⅲ后的溶液中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用盐酸溶解样品(样品混合均匀),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所取样品质量(g) | 所加盐酸质量(g) | 生成氢气质量(g) |
Ⅰ | 16.0 | 60.0 | 0.5 |
Ⅱ | 16.0 | 130.0 | 1.0 |
Ⅲ | 16.0 | 150.0 | 1.0 |
镁粉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实验Ⅲ后的溶液中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推断题- (共1题)
3.
有一包粉末,已知其由BaCO3、Cu(NO3)2、Na2SO4、NaCl、NaOH中的几种组成,现对其做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经充分反应,请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粉末加水后过滤I得到沉淀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质(酚酞除外)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该粉末加水后过滤I得到沉淀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质(酚酞除外)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5.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FeCl3 HCl NaOH KNO3 |
B.HCl K2CO3 CaCl2 BaCl2 |
C.MgSO4 BaCl2 CuSO4 Na2SO4 |
D.NH4Cl NaOH HCl Ca(OH)2 |
6.
甲和乙可以制备化工原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的化学式为O2
B. 丙中C、H的质量比为12:1
C. 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
D. 若改变反应条件,甲和乙反应可生成一种重要的糖类物质

A. 丁的化学式为O2
B. 丙中C、H的质量比为12:1
C. 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
D. 若改变反应条件,甲和乙反应可生成一种重要的糖类物质
7.
在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9.3g中加入一定量的10.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5.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的一定量是7.3g |
B.反应共产生11.7gNaCl |
C.如用10%的稀盐酸将5.0g沉淀溶解,则所用稀盐酸的量与题中的一定量相等 |
D.Na2CO3消耗的稀盐酸比NaOH消耗的稀盐酸多 |
8.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片插入稀硫酸:Cu+H2SO4=CuSO4+H2↑ |
B.工业炼铁:FexOy+yCO![]() |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
D.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CO2+CaCl2+H2O=CaCO3↓+2HCl |
16.
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 |
C.40℃时,5gKCl加入1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 |
D.50℃时,30g 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B.用水不能区分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 |
C.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最终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49% |
D.向置于空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
18.
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
B.bc段溶液增加80g |
C.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
D.d点溶液显碱性 |
19.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已知: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
B.“母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
C.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
D.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 |
2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
序号 | 实验内容 | 选用试剂 | 操 作 |
A |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 稀硫酸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应,过滤,蒸发 |
B | 提纯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 | H2O | 先加入水溶解,蒸发结晶 |
C | 区分NH4HCO3和NH4Cl | 稀盐酸 | 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D | 分离CO2和CO混合物 | ①NaOH溶液 ②浓盐酸 | 先用①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剩余溶液中加②,即可“释放”出纯净的CO2 |
A.A | B.B | C.C | D.D |
21.
归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
选项 | 归 类 | 内 容 |
A | 复合肥料 | NH4HCO3 、KNO3 、 NH4H2PO4 |
B | 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 | 雾霾、酸雨、臭氧层空洞 |
C | 合成材料 |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
D |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可能含有的成份 | Al(OH)3、NaHCO3、CaCO3 |
A.A | B.B | C.C | D.D |
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
B.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C.工业盐NaNO2有咸味,也可以用来食品调味 |
D.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危机 |
5.填空题- (共1题)
24.
图1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在容器中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卡通人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泡。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可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完全反应后,金属乙有余,且表面已无气泡,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种;
(3)若酸足量,图2中a、b分别表示其中两种金属的反应情况,则a、b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可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完全反应后,金属乙有余,且表面已无气泡,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种;
(3)若酸足量,图2中a、b分别表示其中两种金属的反应情况,则a、b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a为Mg b为Al | B.a为Zn b为Fe |
C.a为Mg b为Fe | D.a为Zn b为Mg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