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我省沈阳市召开,全国目光聚焦辽宁.
(1)为备战全运会,营养师增加了运动员饮食中鱼类和蛋类的数量.鱼类和蛋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2)全运会的许多方面需要用到大量材料,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铝制火炬 B、塑胶跑道 C、大理石板
(3)维护场馆绿化,可使用含氯化铵(NH4Cl)的营养液,氯化铵属于 肥.
(4)今年年初,我国多地爆发雾霾天气.化石燃料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煤燃烧等)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①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省有些城市将部分公交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为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的危害,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为备战全运会,营养师增加了运动员饮食中鱼类和蛋类的数量.鱼类和蛋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2)全运会的许多方面需要用到大量材料,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铝制火炬 B、塑胶跑道 C、大理石板
(3)维护场馆绿化,可使用含氯化铵(NH4Cl)的营养液,氯化铵属于 肥.
(4)今年年初,我国多地爆发雾霾天气.化石燃料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煤燃烧等)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①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省有些城市将部分公交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为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的危害,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计算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10题)
11.
化学与生活、资源、环境关系密切.下列知识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抽丝灼烧后闻气味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
③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节约能源
④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
⑤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
①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抽丝灼烧后闻气味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
③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节约能源
④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
⑤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12.
“5.31”林甸大火和“6.3”德惠大火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
B.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C.火灾中自求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D.加油站内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
4.选择题- (共13题)
13.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14.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15.已知( {#mathml#}{#/mathml#} +ax)5﹣( {#mathml#}{#/mathml#} +bx)5的展开式中含x2与x3的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比为1:6,则a2+b2的最小值为( )
5.填空题- (共6题)
26.
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1)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铁螺丝钉生锈是铁与水和 同时作用的结果.
(3)铜、铁、铝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若想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选用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外,还需选用 溶液.
(4)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 (填“阳”或“阴”)离子.

(1)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铁螺丝钉生锈是铁与水和 同时作用的结果.
(3)铜、铁、铝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若想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选用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外,还需选用 溶液.
(4)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 (填“阳”或“阴”)离子.
28.
同学们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纯净物,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是氧气,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 .
(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炉炼铁得到的是 (填“生铁”或“纯铁”).

(1)若B是氧气,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 .
(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炉炼铁得到的是 (填“生铁”或“纯铁”).
29.
央视6月4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中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爱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1)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加强水质监测也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从某工厂废水排放口取出的水样中携带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 的方法除去.
②若要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可使用 .
③若水样显酸性,该工厂可以用 处理酸性废水.
(1)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加强水质监测也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从某工厂废水排放口取出的水样中携带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 的方法除去.
②若要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可使用 .
③若水样显酸性,该工厂可以用 处理酸性废水.
3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 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入甲物质 g; ②降温到 ℃.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 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入甲物质 g; ②降温到 ℃.
31.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
(1)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 .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 (填“浓硫酸”或“水”).
(4)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 、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 .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 (填“浓硫酸”或“水”).
(4)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 、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6.实验题- (共2题)
32.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仪器名称:① ,② .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不是所有的碱与硫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___________(填一种碱)与硫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不是所有的碱与硫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___________(填一种碱)与硫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