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抚顺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51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13

1.简答题(共1题)

1.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我省沈阳市召开,全国目光聚焦辽宁.
(1)为备战全运会,营养师增加了运动员饮食中鱼类和蛋类的数量.鱼类和蛋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全运会的许多方面需要用到大量材料,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铝制火炬 B、塑胶跑道 C、大理石板
(3)维护场馆绿化,可使用含氯化铵(NH4Cl)的营养液,氯化铵属于     肥.
(4)今年年初,我国多地爆发雾霾天气.化石燃料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煤燃烧等)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①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省有些城市将部分公交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为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的危害,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计算题(共1题)

2.
100g某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请计算: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B.海水晒盐C.糯米酿酒D.玻璃破碎
4.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C.稀盐酸中只含有氢元素和氯元素
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5.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用硼酸溶液处理.硼酸(H3B0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6.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7.
填涂答题卡时必须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中含有()
A.金刚石B.石墨C.木炭D.活性炭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验证二氧化碳集满C.量取液体D.蒸发氯化钠溶液
9.
下列鉴别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氨气和二氧化碳
D.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10.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B.面粉C.食盐D.酒精
11.
化学与生活、资源、环境关系密切.下列知识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抽丝灼烧后闻气味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
③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节约能源
④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
⑤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12.
“5.31”林甸大火和“6.3”德惠大火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B.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火灾中自求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加油站内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4.选择题(共13题)

13.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14.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15.已知( {#mathml#}1a{#/mathml#} +ax)5﹣( {#mathml#}1b{#/mathml#} +bx)5的展开式中含x2与x3的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比为1:6,则a2+b2的最小值为(   )
16.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17.

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

18.

对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分别进行控制,从而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这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

19.

对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分别进行控制,从而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这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

20.

对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分别进行控制,从而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这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

21.

当你吃了不洁食物导致腹泻时,你应该选择服用下列哪种药物(  )

22.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具有六种器官.(判断对错)

23.

测定人体的DNA序列,以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的伟大工程是(  )

24.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  )

25.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  )

5.填空题(共6题)

26.
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1)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铁螺丝钉生锈是铁与水和   同时作用的结果.
(3)铜、铁、铝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若想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选用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外,还需选用   溶液.
(4)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  (填“阳”或“阴”)离子.
2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      
(2)硝酸   
(3)铁离子      
(4)生石灰   
28.
同学们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纯净物,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是氧气,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    
(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炉炼铁得到的是   (填“生铁”或“纯铁”).
29.
央视6月4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中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爱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1)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加强水质监测也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从某工厂废水排放口取出的水样中携带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 的方法除去.
②若要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可使用  
③若水样显酸性,该工厂可以用 处理酸性废水.
3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    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入甲物质     g; ②降温到     ℃.
31.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
(1)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      (填“浓硫酸”或“水”).
(4)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  、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6.实验题(共2题)

32.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不是所有的碱与硫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___________(填一种碱)与硫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