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河南省西华县中招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46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6

1.简答题(共5题)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灭火时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能灭火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_____________。
(2) 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______
(3)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剧毒,外观与食盐相似,其水溶液显碱性,食盐水溶液显中性,现有两瓶这两种物质的无色稀溶液,怎样用pH试纸把它们区分开来?_____________
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把固体乙洗涤后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

(1) 固体乙的成分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因为:    ;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5.
(1)做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放有少量水;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也放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镁条会继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通过该事实请你对燃烧或灭火提出一条新的认识。

2.推断题(共1题)

6.
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综合题(共1题)

7.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1)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B.碱C.盐
(2)已知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图: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右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3)用pH试纸上测得该溶液的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4)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现进行如下进一步的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大量的气泡
该溶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还可以选择与(4)中不同的试剂确定该溶液,你选择的试剂是 (要求类别不同)。
(6)为了探究一瓶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50g,加入50g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
应,所得溶液质量95g,计算此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

4.单选题(共7题)

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
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变质了
9.
在CaCO3→CaO→Ca(OH)2→NaOH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 盐酸加入烧碱溶液中 B. 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中     D. 三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11.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NH3②N2 ③NO ④X ⑤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A. N2O B. NO2或NaNO2 C. N2O5 D. NaNO3
1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B.B
13.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D. 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
14.
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中富含人体需要的(   )
A.油脂B.淀粉C.蛋白质D.维生素

5.选择题(共9题)

15.隋文帝杨坚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和“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此举(    )
16.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可以用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此最有历史借鉴价值的对象是(    )
17.“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
18.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国家获得最基本的发展,而不是只帮助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现在该是转向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投西方一票’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19.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    )
20.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    )
21.明中叶,《华亭县志》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明代(    )
22.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从1871年到1890年,俾斯麦在他任联邦帝国宰相的二十年间,往往设法在下议院自己这一方取得多数,不过他并不认为在原则上非依赖多数不可,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
23.有人将法德的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    )

6.填空题(共3题)

24.
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化合物进行的分类、归纳:
A:CaO、CO2、H2O B:HCl、H2SO4、NH4HCO3
C:NaOH、Cu(OH)2、Mg(OH)2D:KMnO4、Na2CO3、NaHCO3
在分类所列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A、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分别为    ;A、C组中的各一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生成D组中的某种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氯胺(NH2Cl)也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
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 + X="==" NH3 + 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2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列举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7.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A作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乙同学用B作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他们在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该药品在两个反应中起 作用;甲同学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 ,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有 (填字母,写出所有组合)。
(2) 若用F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请简述操作步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