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通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43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9/16

1.计算题(共1题)

1.
一定条件下,糖类(按C6H12O6计,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发酵生成乙醇(C2H5OH),也可发酵生成乙酸(CH3COOH)。
(1)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调味剂厂采用发酵技术生产的“原醋”中,乙酸的质量分数为10.5%,将100kg上述“原醋”稀释成质量分数为3.5%的食醋,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3)糖类发酵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反应条件省略,下同)
①求2.7kg上述糖理论上制得乙醇的质量。(请将计算过程写到答题卡上)
②糖类和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6H12O6+6O2=6CO2+6H2O
C2H5OH+3O2=2CO2+3H2O
已知完全燃烧2.7kg上述糖生产1.62kg的水,若将①中制得的乙醇完全燃烧,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2.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A.有红色固体出现B.有白色晶体析出C.红色消失D.有大量气泡出现
3.
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 物质X的质量为2.8g
C. 物质X中含两种元素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B.金属铝不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
C.碳酸钠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2SO4
C.将铁钉分别置于干燥、潮湿的空气中,可探究水对铁生锈的影响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稀释
6.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7.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8.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常量元素是
A.钙B.硒C.碘D.锌
9.
粗盐提纯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10.
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3.选择题(共9题)

11.下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

12.某校举办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图片展,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其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得是(    )
13.2017年5月14日--15日,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元首和130多个国家的政要,在北京参加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    )
14.历史发展过程中常有危机相伴,面对危机,苏、美、中三国领导人根据国情制定合理的政策,最终迎来发展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美国,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导致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材料三:1992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5.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让同学们讨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讨论取得的一致意见是(    )
16.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材料二: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材料四:

材料五: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7.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材料二: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材料四:

材料五: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8.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国际组织,决定组建这一组织会议是(    )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短短40年间,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美国的扶植

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

④实行民主化改革

4.填空题(共3题)

20.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最外层电子数x=_____________;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古代发明了“曾青(即硫酸铜)得铁化为铜”的湿法炼铜法,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反应中,更易失去电子的金属是________。
2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_____________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_____变化。
(3)某燃煤电厂富氧燃烧技术原理图如下:

①富氧燃烧与普通燃烧相比,能提供更多的O2,使锅炉中的CO充分燃烧,请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该技术有利于对CO2捕捉、封存和利用,减少碳排放,获得的CO2可用于制干冰,干冰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捉CO2也可用NaOH溶液,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采用图中工艺,可以使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_________气体的排放总量大大下降,从而有效防止了酸雨的形成。
22.
近年来,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重视。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页岩气经压缩、冷却,可以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