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在实验研究中,同学们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
①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③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根据以上资料,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分析)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D中碱石灰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其中氧化钙吸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①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同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设计出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方法。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Ⅰ.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含有的CO2气体
Ⅱ.把盐酸换成稀硫酸
Ⅲ.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查阅资料)
①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③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根据以上资料,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分析)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D中碱石灰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其中氧化钙吸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样品质量(g) | 所用盐酸质量(g) | 所得沉淀质量(g) |
第一次 | 6.8 | 40.0 | 1.62 |
第二次 | 6.8 | 40.0 | 1.66 |
第三次 | 6.8 | 40.0 | 1.65 |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①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同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设计出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方法。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Ⅰ.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含有的CO2气体
Ⅱ.把盐酸换成稀硫酸
Ⅲ.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2.单选题- (共17题)
3.
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是SiO2+2C
Si+2C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iO2转化成Si是化学变化 |
B.由碳生成CO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
C.该反应中碳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 |
D.该反应中CO作还原剂 |
5.
关于反应:A+B→C+D,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
B.若A为酸,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若B是氧化铜、D为铜,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
D.若8gA与12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 20g |
6.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OH HCl H2SO4 | B.CaCl2KNO3Na2CO3 Na2SO4 |
C.Ca(OH)2HCl NaCl HNO3 | D.BaCl2Na2SO4 Na2CO3HCl |
7.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 |
B.乙、丁可能属于氧化物 |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
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
9.
大蒜成分之一化学式为C3H6S,具有杀菌作用。关于该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摩尔质量为74
B. 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该成分中碳、氢、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1
D. 该物质共由10个原子构成
A. 其摩尔质量为74
B. 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该成分中碳、氢、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1
D. 该物质共由10个原子构成
10.
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
C.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
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
16.
将含泥沙的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8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时搅拌漏斗中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
B.蒸发滤液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溅出 |
C.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
D.配制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
17.
欲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粉末样品的变质情况,下列分析和结论错误的是


A.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
B.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C.若液体丙呈无色,说明该样品已部分变质 |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
3.填空题- (共3题)
19.
(1)下图是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g/100g水。
②t2℃时,将33gKNO3加入到_________g水中,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欲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剩余溶液和析出的晶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编号)。
Ⅰ.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Ⅲ.剩余溶液中一定含KNO3和NaCl
Ⅳ.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2)下图中a、b代表不同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①对自来水加热时,可观察到一定量气泡。由此可见,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图中曲线a对应的气压为2个大气压,则曲线b对应的气压________2个大气压(填编号)。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g/100g水。
②t2℃时,将33gKNO3加入到_________g水中,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欲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剩余溶液和析出的晶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编号)。
Ⅰ.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Ⅲ.剩余溶液中一定含KNO3和NaCl
Ⅳ.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2)下图中a、b代表不同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①对自来水加热时,可观察到一定量气泡。由此可见,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图中曲线a对应的气压为2个大气压,则曲线b对应的气压________2个大气压(填编号)。
A.小于 | B.大于 | C.等于 |
20.
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该盐酸的pH,pH_________7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该盐酸中,混合后测定其pH大于7 ,此时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
结论:HCl与NaOH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方案二:如图所示,乙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
结论:HCl与NaOH发生了中和反应。
写出烧杯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①方案一: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该盐酸的pH,pH_________7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该盐酸中,混合后测定其pH大于7 ,此时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
结论:HCl与NaOH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方案二:如图所示,乙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
结论:HCl与NaOH发生了中和反应。
写出烧杯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1.
下表是部分元素及其组成的物质或用途。
①“镁光灯”:镁在空气中通电氧化产生强光,利用镁的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②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③用磷酸盐矿石生产化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④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用NaClO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________色。
⑤氦气可充入飞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⑥青霉素(C16H18N2O4S)是第一种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1mol青霉素中含有_______个氮原子。
元素 | Mg | Si | P | Cl | He | S |
物质或用途 | 镁光灯 | 水晶 | 磷酸盐矿 | 消毒液 | 充氦气的飞艇 | 青霉素 |
①“镁光灯”:镁在空气中通电氧化产生强光,利用镁的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②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③用磷酸盐矿石生产化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KNO3 | B.CO(NH2)2 | C.Ca(H2PO4)2 | D.NH4Cl |
⑤氦气可充入飞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⑥青霉素(C16H18N2O4S)是第一种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1mol青霉素中含有_______个氮原子。
4.实验题- (共1题)
22.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仪器:a用途 (22) ,b名称 (23) 。
②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24)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B都可用作发生装置,其中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的是 (26)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 。
④同学们分析认为③中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
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29)(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30) 。
“方案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 。

①仪器:a用途 (22) ,b名称 (23) 。
②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24)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B都可用作发生装置,其中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的是 (26)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 。
④同学们分析认为③中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加一枚生锈的铁钉 | (28) | 有盐酸 |
方案二 | 取样,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29)(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30) 。
“方案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