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下图是常用的电源插头,在标示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和 性。
(3)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
(4)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________。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提取,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说明青蒿素具有的性质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
(1)下图是常用的电源插头,在标示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和 性。
(3)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
(4)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________。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提取,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说明青蒿素具有的性质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________,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延伸探究)
实验二: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_______即可。
(方法感悟)若其它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 出现白色沉淀 |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
方案二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___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________,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延伸探究)
实验二: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__ |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 | 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_______即可。
(方法感悟)若其它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3.计算题- (共1题)
3.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6.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
B. 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C. ①处物质可溶于水
D. 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Cl- |
… | … | … |
Fe2+ | 不 | ① |
… | … | … |
A. 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
B. 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C. ①处物质可溶于水
D. 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
12.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之最 | B.化学与生活 |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 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②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③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 |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 D.化学与工农业 |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②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 ③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 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 ③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
A. A B. B C. C D. D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实验方案 |
A | 氮气(氧气) |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
B | 氧化铜(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铜粉(铁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硫酸锌溶液(硫酸) | 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4.
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 |
B.Zn、Cu、Ag、H2SO4溶液 |
C.Cu、Ag、ZnSO4溶液 |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
5.填空题- (共8题)
19.
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 和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 。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有利于节约成本。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 和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 。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有利于节约成本。
21.
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
(1)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1)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22.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能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氨气:Ca(OH)2(固)+2NH4Cl(固)
CaCl2(固)+2H2O+2NH3↑,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为探究氨气的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反应中还有一种气体单质生成。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①是Cu;②是Cu2O;③是______。
若猜想①成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说明NH3具有______性。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2O______________。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能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氨气:Ca(OH)2(固)+2NH4Cl(固)

(3)为探究氨气的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反应中还有一种气体单质生成。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①是Cu;②是Cu2O;③是______。
若猜想①成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说明NH3具有______性。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2O______________。
23.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2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2)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
(3)t2℃时,把20g 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2)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
(3)t2℃时,把20g 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5.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甲是H2,乙是O2 | B.甲是HNO3,丙是NaNO3 |
C.乙是CO,丙是CO2 | D.乙是Cu(OH)2,丙是CuSO4 |
26.
“魔力蜡烛”可以增加生日宴会气氛。制造蜡烛时,在烛芯中掺入镁粉(镁粉在430℃时能自燃)。每次吹灭蜡烛时,余烬会引燃烛芯中的镁粉,产生火花,又重新点燃蜡烛。
(1)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魔力蜡烛”能“死灰复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魔力蜡烛”能“死灰复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