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重庆七中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21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计算题(共1题)

1.
化工厂化验员用铁粉处理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回收铜粉和硫酸亚铁溶液,数据记录如下:
 
 铁
 铜
 硫酸铜
 硫酸亚铁
 反应前
 10g
0g
混合溶液90g
 反应后
 4.4g
未测
溶质质量分数为20%
 
求:(1)反应中消耗铁的质量是______g;
(2)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原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________g。

2.单选题(共14题)

2.
经过几年的打造,铜梁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短线旅游城市,在打造过程中的下列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七彩梦园”修剪花枝B.“大庙桑葚园”酿造桑葚酒
C.“安居古城”打磨石雕D.“侣伴三色园”人工喷雾增加植物科技馆中的湿度
3.
“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化合反应有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有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
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1g H2与9g O2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1g H2与8g O2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
B.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甲的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C.50g 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后溶液的质量、50g Ca(OH)2溶液吸收少量CO2后溶液的质量
D.10%的盐酸的pH、10%的烧碱溶液的pH
5.
下列图象表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B.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D.将1g硫酸钠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做电解水实验
6.
山梨酸钾(C6H7O2K)能有效地抑制霉菌及好氧性细菌的活性,从而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并保持原有食品的风味,对山梨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梨酸钾可作食品防腐剂B.山梨酸钾由四种元素组成
C.山梨酸钾是一种有机物D.山梨酸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3:1
7.
下列物质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氯化钠B.硫酸铜溶液C.酒精溶液D.过氧化氢
8.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两种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属原子质量比一个氟原子质量小
C.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D.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B.红磷和白磷是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C.蛋白质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D.点燃混有氮气的氢气会爆炸
10.
生活中的下列事件,利用了溶解原理的是
A.将硬水变为软水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D.海水晒盐
11.
下列各组物质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A.BaCO3   Na2CO3B.NaOH    NH4NO3
C.CuSO4   Ca(OH)2D.KCl   NaCl
12.
下列一步完成的除杂方案(括号中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A.CO2(CO)﹣﹣点燃B.C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CaO(CaCO3)﹣﹣高温充分煅烧D.HCl溶液(CaCl2)﹣﹣加过量的氧化钙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铵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都无明显现象
C.二氧化碳通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4.
下列生活事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婴幼儿生长发育不良,患佝偻病,可以适量补钙
B.水果蔬菜能给人体补充营养物质,可以只吃水果蔬菜不吃主食
C.庄稼生长不旺:叶色发黄、易倒伏,施用复合肥硝酸钾
D.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能使燃料更充分
15.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3.填空题(共7题)

16.
下列是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两液体混合后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实验时,要先______(选填序号:A.通一会一氧化碳B.点燃酒精喷灯);右端的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整个实验过程说明一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氨气___________;(2)硫酸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
18.
(1)铁制品表面常有锈,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制品表面几乎无锈,原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比较铁和铝的活动性,取铁丝、铝丝和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操作达到了实验目的,两次实验过程中一次有明显现象,一次没有明显现象,写出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联系生活实际用化学知识来解答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食堂中的一次性餐盒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填“金属”或“有机合成”);
(2)热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可用醋酸除去,请写出用醋酸(用“HAc”表示醋酸的化学式)除水垢时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来,重庆所处的西南地区常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水资源。
①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_____________来最简单的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是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E.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20.
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所示N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中混有少许乙,除去乙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有三只烧杯都盛有甲的溶液,且分别处于图一中的“a、b、c”三种状态,则三只烧杯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__;(填序号)
A.a=b<c   B.a<b<c    C.a=b=c    D.无法确定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投入在等质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所得现象如图二所示,则实验操作的温度t范围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 t<t2 B.t1<t<t2    C.t>t3   D.t2≤t<t3
21.
实验室用某粗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a.溶解→b. →c.蒸发
步骤二:a.计算→b.称量→c.溶解
(1)步骤一中,b处操作应为_____;c处所需玻璃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中,称量时天平左偏,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量取所需水时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________________;
(3)若配制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9%,可能原因有_________(填序号);
A.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B.天平称量时,砝码、物质放反(1g以下用游码)
C.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D.蒸发时未见大量固体就停止加热,所得固体潮湿
22.
实验室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对它们编号并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表。(注:“①白色沉淀”指A与B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B
 C
 D
 E
 A
①白色沉淀
②无色气体
③无明显现象
④无明显现象
 
(1)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物质是________;
(3)若将C加入①中白色沉淀时有无色气体产生,则C是______________;
(4)取D、E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在D中产生白色沉淀,E中无明显现象,则E是_________,D参与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