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铜与氧化铜的质量比,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种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混合物中铜与氧化铜的质量比是 。
(3)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物质质量 | 甲 | 乙 | 丙 | 丁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 20 | 25 | 30 | 20 |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20 |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2 | 17 | 22 | 12 |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混合物中铜与氧化铜的质量比是 。
(3)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___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例:_______(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即可).
【拓展与延伸】
盐溶液__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呈中性,如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性。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___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例:_______(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即可).
【拓展与延伸】
盐溶液__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呈中性,如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性。
3.单选题- (共16题)
4.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 |
B.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 |
C.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的分解 |
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6.
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 |
A | CO+ O2![]() | 化合反应 |
B | 2KMnO4![]() | 分解反应 |
C | 2Ag + H2SO4![]() | 置换反应 |
D | CuSO4+ BaCl2![]() | 复分解反应 |
A. A B. B C. C D. D
7.
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
、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物质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4∶3 | B.1∶3∶2 | C.3∶1∶2 | D.3∶1∶3 |
10.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
B.原子序数为34 |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
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
11.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
C. 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D. 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A. 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
C. 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D. 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12.
在以下的叙述中,你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既是盐又是复合肥 |
B.酸具有通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H+ |
C.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
13.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 B.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
C.水中Ca2+、Mg2+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水 |
1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准确的是()
A.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向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
D.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
4.选择题- (共3题)
5.填空题- (共7题)
22.
下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1)在上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3.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氨气______;(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5个镁原子______;(4)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氨气______;(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5个镁原子______;(4)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现有如下几种物质: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1)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是_____;(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4)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
A.熟石灰 | B.石墨 | C.盐酸 | D.氯化钠 |
(1)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是_____;(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4)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
25.
将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化学式表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化学式表示)。
26.
兰州市中山桥南侧的“将军柱”(铸造材质主要是铁),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它与中山桥一起组成了“兰州铁桥”一景,近日“将军柱”商标获得国家批准。

(1)“将军柱”已出现较多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你再写一条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军柱”已出现较多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你再写一条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珊瑚同学一家利用假日到蔡伦竹海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请认真阅读,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竹海中,她看到了清澈的泉水,自然界的水大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②她家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炒鸡蛋、红烧牛肉、红烧草鱼,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
③中午她看到一农妇找来一些木柴,准备做饭时,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珊瑚仔细观察发现木柴过于潮湿,后来农妇拣来一些干燥的木柴,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______.
④新农村建设中,她发现许多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⑤她又看到一农民在农田施用化肥硝酸钾,硝酸钾属于(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__.
①竹海中,她看到了清澈的泉水,自然界的水大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②她家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炒鸡蛋、红烧牛肉、红烧草鱼,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
③中午她看到一农妇找来一些木柴,准备做饭时,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珊瑚仔细观察发现木柴过于潮湿,后来农妇拣来一些干燥的木柴,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______.
④新农村建设中,她发现许多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⑤她又看到一农民在农田施用化肥硝酸钾,硝酸钾属于(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