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第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毕业模拟测试(二)A卷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9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五一劳动节过后,张檬同学在实验室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呢?王钦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作出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溶质只有NaOH
(1)猜想二: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全部变质,溶质只有Na2CO3
【实验探究】任珂同学设计实验来验证王钦同学哪一种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NaOH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冒出
(2)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NaOH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
(3)猜想____成立
 
【实验反思】
(4)步骤二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下列物质:
①BaCl2  ②Ca(OH)2 Ba(OH)2溶液,
其中能代替任珂同学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经过讨论,马萌同学认为该实验探究不必要进行步骤一的操作,直接通过步骤二的操作和现象就能得出三个猜想中某一猜想正确,你同意该观点吗?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6)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7)兰青尹同学用所学知识来除去已部分变质的NaOH中混有的Na2CO3,方法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计算题(共2题)

2.
向50g 由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见下图。

提示:( 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 )
(1)图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填“A”或“B”)
(2)求生成沉淀的质量__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3.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属于___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推断题(共1题)

4.
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___   F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A与E的稀溶液反应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单选题(共9题)

5.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中的反应物不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有可能是水的分解反应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7.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纯碱”不是碱 B. “干冰”不是冰 C. “水银”不是银 D. “醋酸”不是醋
8.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常识须应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出售,可延长保鲜时间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大量食用海带
D.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肉质鲜美
9.
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B.Z>Y>XC.Y>X>ZD.X>Z>Y
10.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溶液
KCl
适量稀盐酸
C
H2
水蒸气
浓硫酸
D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11.
下列实验用品: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
B.NH4NO3属于一种氮肥
C.NH4NO3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13.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5.填空题(共4题)

14.
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完成下表中的空格。
氖气
2个亚铁离子
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小苏打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15.
我爱化学,因为化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家中做饭用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_________(填化学式),在炒菜时,如果油锅中的油着火了,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___________、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3)人体缺钙元素,通常会患____________病,该元素在人体中属于____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4)塑料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材料,它们属于________材料(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    ②有机合成材料    ③天然有机材料
16.
2015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
(2)我省部分地县多年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利用水资源迫在眉睫。
①打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再用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
17.
下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1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⑵ 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 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
⑷ 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帮他如何来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