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同学们用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反应后废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可能有碳酸钠或盐酸.
(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_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某同学甲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__________,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某同学选用______测出废液的pH=10,由此确定废液中_______________。
(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方案评价.
(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反应后废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可能有碳酸钠或盐酸.
(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_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某同学甲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__________,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某同学选用______测出废液的pH=10,由此确定废液中_______________。
(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方案评价.
方案 | 加入试剂 | 分离方法 | 方案评价 |
一 | 适量的Ca(NO3)2溶液 | 过滤、蒸发结晶 | ______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下同) |
二 | 适量的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______ |
2.计算题- (共1题)
2.
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3.单选题- (共13题)
3.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
6.
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小水滴,成分95﹪仍是“湿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水”是纯净物 | B.“干水”就是“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C.“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 D.“干水”中的微粒已停止运动 |
7.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 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 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C.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D. 常见的氧化物:CO2 、 KMnO4 、 H2O
A. 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 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C.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D. 常见的氧化物:CO2 、 KMnO4 、 H2O
9.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
B.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
C.KClO3、KCl都含有氯元素 |
D.![]() ![]() ![]() |
10.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
12.
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 D.在房间里放盆石灰水防止煤气中毒 |
13.
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 |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14.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 解释 |
A | 湿衣服晾干 | 分子在不停运动 |
B | 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 | 原子之间有间隔 |
C |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导电 | 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
D |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 溶液中含有氢氧原子 |
A.A | B.B | C.C | D.D |
15.
归纳和类推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
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
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4.填空题- (共6题)
16.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2)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
③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④t3℃时,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
③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④t3℃时,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______ .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空气作助燃剂,使用的空气必须要除去二氧化碳,否则将对导电介质氢氧化钠造成影响,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______ .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空气作助燃剂,使用的空气必须要除去二氧化碳,否则将对导电介质氢氧化钠造成影响,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______(填a或b)
②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_________(填名称)有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______(填a或b)
②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_________(填名称)有剩余.
2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3)在洗碗时常加入洗涤剂,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3)在洗碗时常加入洗涤剂,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饮水与健康息息相关,营养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等碳酸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
(2)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柠檬酸和磷酸,过量摄入会影响某元素的吸收,儿童缺少该元素可能导致佝偻病,该元素为______。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欲配制1000g生理盐水,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量取、溶解;在量取水这一步骤中,若俯视读数,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用新鲜水果榨制成的果汁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和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等碳酸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
(2)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柠檬酸和磷酸,过量摄入会影响某元素的吸收,儿童缺少该元素可能导致佝偻病,该元素为______。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欲配制1000g生理盐水,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量取、溶解;在量取水这一步骤中,若俯视读数,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用新鲜水果榨制成的果汁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和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2.
实验台上有药品:KMnO4、石灰石、稀盐酸、棉花和火柴,还有下列仪器(数目不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仪器③的名称____________.
(2)请从以上仪器中选出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_____(填仪器序号),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注入适量的石灰水并旋紧瓶塞,震荡瓶子,看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同时看到瓶子变瘪,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补充一个玻璃仪器______,还可以制取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KMnO4属于物质分类中的______
a.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盐

(1)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仪器③的名称____________.
(2)请从以上仪器中选出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_____(填仪器序号),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注入适量的石灰水并旋紧瓶塞,震荡瓶子,看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同时看到瓶子变瘪,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补充一个玻璃仪器______,还可以制取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KMnO4属于物质分类中的______
a.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