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74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

1.简答题(共2题)

1.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从化学与健康角度:
① 当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时会影响健康,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
②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B.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C.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D.把霉变的花生榨油用于食用
(2)从化学与能源角度:
① 天然气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化石燃料之一。
天然气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 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从化学与材料角度:
① 衣服用料中的羊毛属于_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②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如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_(填序号“a”、“b”或“c”)。

④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通常选择真空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 “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从化学与环境角度: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CH3OH)等产品。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② 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它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____________。
(3)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
(4)图中所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信息,确定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并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一)K2SO4的制备

(1)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KCl
K2SO4
NH4Cl
M
溶解度/g(25℃)
34.0
11.1
37.2
19.5
 
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二)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5)分离出的CaSO4•2H2O中常含有CaCO3,可用盐酸除去CaCO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测定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y,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注: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① 实验前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再装入样品。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已知:CaSO4•2H2O在160℃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 CaCO3在900℃时分解完全。
现控制B装置温度900℃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m1g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2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m3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m4g
某同学选用b、d或c、d数据组合求出x:y的值,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你认为还可选用上述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x:y的值。
(7)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CaSO4•2H2O固体3.44g,放在(5)的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0g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恰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6 %的浓盐酸稀释成10 %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

4.单选题(共9题)

5.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6.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钠元素与铝元素化合价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其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不同
7.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B.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C.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组成D.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呈红色
8.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C.U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性强弱
9.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煮沸可以使硬水软化B.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乙
C.t2℃,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t2℃时,乙和丙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升温后过滤可得到少量纯净的丙固体
1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丙溶液为蓝色。

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  )
A.AgB.NaOHC.BaCl2D.CuO
1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D.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13.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配制5%的稀硫酸溶液B.除去悬浮于水中的不溶物
C.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D.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

5.实验题(共1题)

14.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检查F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硫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