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分别是硫酸铜、氢氧化钠、镁、氧化镁、盐酸中的一种物质。C物质水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敞放的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要_____________保存。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共有_____ 个是复分解反应。
(4)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能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反应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

(1)敞放的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要_____________保存。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共有_____ 个是复分解反应。
(4)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能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反应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3· H2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
装置来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

试管中浑浊现象为何消失?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根据已学知识,实验小组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
①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如碳酸钙不溶于水。
②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③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从物质组成角度分类,碳酸氢钙应属于(_____)。
A. 氧化物 B. 酸 C.碱 D.盐
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问题)碳酸氢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4)(假设与猜想)猜想I:能与盐酸反应
猜想lI: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5)(设计实验并验证)
根据验证实验写出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讨论与反思)
该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究。他们不但发现了新的物质,还了解了它的一些性质,并对生活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形成以及自然界中溶洞与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试管中浑浊现象为何消失?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根据已学知识,实验小组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
①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如碳酸钙不溶于水。
②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③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从物质组成角度分类,碳酸氢钙应属于(_____)。
A. 氧化物 B. 酸 C.碱 D.盐
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问题)碳酸氢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4)(假设与猜想)猜想I:能与盐酸反应
猜想lI: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5)(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_________生成 | 猜想I成立 |
实验二: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II成立 |
实验三: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热 | 澄清液体又变浑浊 | 验证了资料描述 |
根据验证实验写出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讨论与反思)
该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究。他们不但发现了新的物质,还了解了它的一些性质,并对生活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形成以及自然界中溶洞与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5.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2CO3、HCl、H2SO4 | B.KCl、NaCl、Na2SO4 |
C.FeCl3、NaOH、KNO3 | D.HCl、NaOH、Ca(OH)2 |
7.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6n CO2+ 5n H2O
淀粉+6nO2根据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属于有机物 | B.淀粉中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
C.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 D.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6 |
9.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形似金子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 B.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
C.该变化过程中有化合反应 | D.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金子与黄铜 |
10.
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 应用 | 原因分析 |
A | 6000L氧气可加压装入40L钢瓶中 | 氧分子变小了 |
B |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C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 | 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
D | 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 干冰升华放热 |
A.A | B.B | C.C | D.D |
12.
某材料只含金属镁和铝,课外小组为测定该材料中Mg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102g材料完全溶于盐酸得到溶液,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NaOH固体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材料中Mg的质量分数为()[查阅资料: Al(OH)3沉淀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A. 23.53% B. 42.65% C. 21.32% D. 47.06%

A. 23.53% B. 42.65% C. 21.32% D. 47.06%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C. 将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D. t1℃时,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C. 将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D. t1℃时,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15.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3.5~4.5 | 2.9~3.3 | 6.3-6.6 | 7.6~ 8.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 B.要补充维生索可以多吃鸡蛋清 |
C.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
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
B.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
C.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
D.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
6.填空题- (共2题)
17.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刚石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_________。
(3)使无色酚酞试剂变为红色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刚石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_________。
(3)使无色酚酞试剂变为红色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一些地方, 用抽取的地下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其可能的原因是该地下水是_____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2)化石能源煤燃烧时会排放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
A. CO B. CO2 C. SO2 D. NO2
(3)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
A.木材家具 B.食品塑料袋 C.铝合金门窗 D.化纤布料
(4)“芯片”是智能化电器设备的核心部件,制作材料主要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制备高纯度硅的过程较为复杂,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是: SiO2+ 2C
Si+2CO↑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一些地方, 用抽取的地下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其可能的原因是该地下水是_____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2)化石能源煤燃烧时会排放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
A. CO B. CO2 C. SO2 D. NO2
(3)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
A.木材家具 B.食品塑料袋 C.铝合金门窗 D.化纤布料
(4)“芯片”是智能化电器设备的核心部件,制作材料主要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制备高纯度硅的过程较为复杂,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是: SiO2+ 2C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