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65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流程题(共1题)

1.
过氧化钙( 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少量CaCO3]为原料制备Ca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I. Ca(OH)2+2NH4Cl=CaCl2+2NH3·H2O
Ⅱ.CaCl2+2NH3·H2O+H2O2 +6H2O= CaO2·8H2O↓+ 2NH4Cl
Ⅲ. CaO2·8H2O在水中不太稳定,会缓慢分解。
(1)“提取Ca(OH)2”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Ca(OH)2的俗名为_______;“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其中“二低”指的是: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_______。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测定溶液的pH,常使用_______ (填仪器名称)。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对其产率(w)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_______ (填字母)。
a. 0~10min   b. 10~20min   c. 20~30min    d.30~40min
②30min后,w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为了测定加入的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30.00g NH4Cl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 白色固体。通过计算确定该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

2.单选题(共11题)

2.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干冰升华D.金属氧化
3.
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e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c是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个铁离子:3Fe2+   B. 1个臭氧分子:O3
C. 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5.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6.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溶液的pH:
C. 氮元素的化合价:
D.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7.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8.
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右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

X
A
O2
H2O
B
CO2
CaCO3
C
Fe
Fe3O4
D
NaOH
NaNO3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铬耐磨、耐腐蚀,可镀在钢铁制品表面防生锈
B.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
C.乙醇易挥发、易溶于水,可掺入汽油中作燃料
D.聚四氟乙烯塑料密度小,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
10.
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硫酸  
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B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取样,加Ca(OH)2固体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1.
下列几种物质中,其重要成分不属于人体所需基本营养素的是
A.白糖B.白面C.白酒D.白开水
1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3.多选题(共1题)

1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4.填空题(共2题)

14.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
(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2)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丙烷属于________ (填字母)。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无机物    d.有机物
(3)热水壶中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________ (填化学式), 可用食醋洗涤。食醋的重要成分是醋酸(设其化学式为HA),写出其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利用厨房中的物品鉴別食盐和苏打:取一固体于碗中,加入________(填物质名称),若有________,则该固体为苏打;若无此现象,则为食盐。

5.实验题(共1题)

16.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