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6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②: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________(填化学式)。
(设计并进行实验)Ⅰ. 为验证上面两种猜想哪种正确,甲小组的同学从下面A~E五种药品中选择合适的一种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他们选择的药品不可能是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锌粒D.氧化铁粉末   E. 氢氧化钠溶液
Ⅱ. 乙小组选用一种钠盐溶液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正确
 
(探究反思):实验产生的污染深受人们重视,我们要利用恰当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实行无害化排放,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4)使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使用纯碱样品2.5g,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g沉淀。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共4题)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性质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铝与NaOH溶液可反应生成氢气和NaA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AgNO3、Al(NO3)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所得固体中含有哪些金属? 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________。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填“a”、“b”或“c”)相似。
(3)t2℃时,将150g a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g。
4.
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用漏勺捞饺子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原理相似。
(3)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5.
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墙内开花在墙外可闻到香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2题)

6.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 通常为液体,D 为无色无味气体,F 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 为_____,
(2)E 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
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C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推断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题(共1题)

8.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其重要步骤如下:

(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3题)

9.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火箭中用液氧做助燃剂B.食品中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D.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10.
能在pH为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NaNO3、AgNO3、NH4ClB.K2SO4、K2CO3、NaOH
C.KMnO4、CuSO4、NaNO3D.HCl、KNO3、Na2CO3
11.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 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
B.共生成56 g氧化钙
C.煅烧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D.共生成16 g二氧化碳
12.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
A.铜锌合金B.氯化钠溶液C.医用酒精D.液态氧气
13.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B.氯化钾和氯化铵——加氢氧化钠研磨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点燃
14.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15.
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lB.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
C.滤渣中一定有FeD.滤液中一定没有Fe(NO3)2
1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17.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铜和硝酸银溶液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D.氢氧化钾和硝酸钠
18.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19.
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 )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碳酸氢钠D.氯化钠
20.
母亲节到了,小莉想为妈妈做一顿午餐,食谱为:米饭、鸡肉、蛋汤、大虾、鱼。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
A.鸭肉B.豆浆C.牛奶D.青菜
21.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B.使用共享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C.开发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家作物产量

6.填空题(共2题)

22.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正式通水,缓解了河南人民的用水困难。将河水净化为饮用水需要很多步骤,加入明矾可起________作用;水烧开常出现水垢,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检验某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为:2C17H35COONa+X=(C17H35COO)2Ca↓+2NaCl,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3.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4.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3)采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满足什么要求?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4道)

    推断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