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取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51.88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混合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aCl2﹣111 HCl﹣36.5 Na2CO3﹣106 NaCl﹣58.5 CaCO3﹣100 CO2﹣44 H2O﹣18)
(1)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D段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
(3)计算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aCl2﹣111 HCl﹣36.5 Na2CO3﹣106 NaCl﹣58.5 CaCO3﹣100 CO2﹣44 H2O﹣18)
(1)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D段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
(3)计算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
(3)次氯酸钠( 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4)服用含小苏打( NaHCO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
(3)次氯酸钠( 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4)服用含小苏打( NaHCO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
厨房中,蕴藏着很多化学知识:
(1)活性炭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米饭和馒头 B.花生油和大豆油
C.鸡蛋和牛肉 D.水果和蔬菜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食用油 D.洗洁精
(1)活性炭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米饭和馒头 B.花生油和大豆油
C.鸡蛋和牛肉 D.水果和蔬菜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食用油 D.洗洁精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_____ | 红色固体含有Cu2O |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4.推断题- (共1题)
5.
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 |
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 |
9.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Na2CO3 B. KNO3HCl CaCl2
B.H2SO4 FeCl3NaNO3 D. NaOH HNO3NH4NO3
A.NaCl BaCl2Na2CO3 B. KNO3HCl CaCl2
B.H2SO4 FeCl3NaNO3 D. NaOH HNO3NH4NO3
14.
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
A.碳酸钠溶液 | B.氯化钡溶液 | C.硫酸钠溶液 | D.稀盐酸 |
6.选择题- (共1题)
18.
某历史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正确的是( )
①都在国家统一时出现的
②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7.填空题- (共2题)
19.
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2)A、B、C、D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x的值是_____。
(4)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_____(填字母序号)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2)A、B、C、D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4)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_____(填字母序号)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物质在_____℃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A、B两种物质在_____℃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