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同一类别的物质,A、B、D、F为不同类别的物质,E为气体肥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5题)
5.
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
B.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C.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 |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7.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Hg”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汞单质、汞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汞原子 |
B.烧碱、纯碱按物质分类均属于碱 |
C.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所以性质相同 |
D.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8.
叶酸(folic acid)是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是米切尔(H.K.Mitchell,1941)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9.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
B.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有CO、NO2和SO2等 |
C.细铁丝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空气中CO2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故空气中的CO2含量越少越好 |
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C.甲中含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1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入适量的硫酸钠,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 |
B.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
C.加入MnO2并加热以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氯酸钾 |
D.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铁 |
14.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 、NO3—、Ba2+、Cl— | B.Cu2+、Na+、NO3—、OH— |
C.H+、Ba2+、K+、NO3— | D.K+、CO32—、NO3—、Cl |
16.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下列说法或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
B.用工业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
C.冬天在室内用炭烤火取暖时,关闭门窗 |
D.霉变花生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6题)
20.
在二氧化硫、生石灰、熟石灰、活性炭、木炭、稀盐酸、碳酸钙、甲烷等物质中,请选出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1)能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2)能用于净水的是__________。
(3)能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1)能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2)能用于净水的是__________。
(3)能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21.
2018年长沙市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共有6条线在建或即将开通。生铁和钢在钢轨铺设及地铁列车的制造中应用广泛,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钢轨及地铁列车的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钢材,而钢的主要成份是铁,请你写出工业利用赤铁矿炼铁的方程式: _________。
(2)地铁列车的车窗主要用的是聚酯塑料,请你回答:聚酯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1)钢轨及地铁列车的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钢材,而钢的主要成份是铁,请你写出工业利用赤铁矿炼铁的方程式: _________。
(2)地铁列车的车窗主要用的是聚酯塑料,请你回答:聚酯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2.
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如图中是__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3)在粗盐变成精盐的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1)如图中是__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发生改变 | B.在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
C.在中,海水的浓度逐渐增大 |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
24.
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
(2)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B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_____。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
(2)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B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5.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A,经分析由Na2CO3、NaHCO3、CaCO3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成。小明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白色粉末A的成分可能是
假设1:Na2CO3和NaHCO3;
假设2:CaCO3和Na2CO3;
假设3:CaCO3、Na2CO3和NaHCO3
白色粉末的组成还有___________种可能。
(查阅资料)小明收集了以下一些可能用到的相关资料
(资料1)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粉红色。
(资料2)碳酸氢钠能与碱溶液反应。如NaOH+NaHCO3=Na2CO3+H2O
(资料3)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
(实验设计)小明依据查阅的有关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实验结论)小明通过实施上述实验方案最终确定了A的成分。
(评价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明对整个实验设计和过程进行了反思,你认为下列反思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在“实验步骤二”中也可以用Ca(OH)2来代替X确定A的成分
B.该实验方案不够完整,若A试样全都溶解时,并未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确定A的成分
C.为节约药品,在“实验步骤二”中X可以取少量,不会影响实验结论
(提出假设)白色粉末A的成分可能是
假设1:Na2CO3和NaHCO3;
假设2:CaCO3和Na2CO3;
假设3:CaCO3、Na2CO3和NaHCO3
白色粉末的组成还有___________种可能。
(查阅资料)小明收集了以下一些可能用到的相关资料
(资料1)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粉红色。
(资料2)碳酸氢钠能与碱溶液反应。如NaOH+NaHCO3=Na2CO3+H2O
(资料3)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
(实验设计)小明依据查阅的有关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一 | 向A的试样中加入足量的水 | ①A的试样全部溶解 | A不可能含CaCO3 |
②A的试样部分溶解 | A是CaCO3和Na2CO3 或 ____________ 或CaCO3、Na2CO3和NaHCO3 | ||
③A的试样全都不溶 | A是CaCO3 | ||
二 | 若A的试样部分溶解则向其滤液中先加入过量试剂X________(填X的化学式),再加入无色酚酞 | ④溶液变粉红色 | A是NaHCO3和CaCO3 |
⑤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色 | A是CaCO3和Na2CO3 | ||
⑥ _________________ | A是CaCO3、Na2CO3和NaHCO3 |
(实验结论)小明通过实施上述实验方案最终确定了A的成分。
(评价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明对整个实验设计和过程进行了反思,你认为下列反思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在“实验步骤二”中也可以用Ca(OH)2来代替X确定A的成分
B.该实验方案不够完整,若A试样全都溶解时,并未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确定A的成分
C.为节约药品,在“实验步骤二”中X可以取少量,不会影响实验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