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3题)
1.
小月喜欢养鱼观察鱼的生活习性,他查阅资料得知:鱼缸中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g/L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小月家的鱼缸容积为500L。
(1)计算过氧化钙(CaO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通过计算分析:
①小月将7.2g过氧化钙固体放入鱼缸中,假设生成的氧气完全溶于水,则此时鱼缸中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_____
②要想使鱼缸中含氧量达标,至少要向鱼缸中加入多少克的过氧化钙?_____
(1)计算过氧化钙(CaO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通过计算分析:
①小月将7.2g过氧化钙固体放入鱼缸中,假设生成的氧气完全溶于水,则此时鱼缸中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_____
②要想使鱼缸中含氧量达标,至少要向鱼缸中加入多少克的过氧化钙?_____
2.
某工厂化验室用稀硫酸处理造纸厂产生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现称取废水样品80g倒入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98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1)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1)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3.
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实验次数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20 | 15 |
2 | 20 | 10 |
3 | 20 | 6.8 |
4 | 20 | n |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4.
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对物质进行探究.

(1)图1所示实验中,两杯水都变红,但热水变红的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_____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_____.
(3)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为探究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图1所示实验中,两杯水都变红,但热水变红的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_____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_____.
(3)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为探究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7.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
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 |
8.
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 )
A.X>Y>Z | B.Z>X>Y | C.Z>Y>X | D.X>Z>Y |
11.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6题)
14.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4)不锈钢属于_____(填“金属”或“复合”)材料.
(5)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有的碘、锌、钙、硒等是指_____(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6)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_____.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4)不锈钢属于_____(填“金属”或“复合”)材料.
(5)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有的碘、锌、钙、硒等是指_____(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6)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_____.
15.
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面积创伤。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 mL水(
)。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装瓶、贴标签:在下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 mL水(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装瓶、贴标签:在下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16.
同学们假日到外地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衣食住行方面跟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1)同学们准备的下列服装主要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 羊毛衫 B 涤纶连衣裙 C 腈纶运动衣
(2)他们准备的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填序号)。
A 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酵面团中的酸
B 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
C 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 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
(3)他们准备的食谱如下:主食﹣﹣馒头和水;配菜﹣﹣卤香瘦猪肉、油炸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富含(填一种营养素)_____的食物会更好。
(4)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____性。
(5)他们看到几个农民欲将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混用,他们赶忙制止,其原因是_____。
(6)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汽车。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填序号)_____。
(1)同学们准备的下列服装主要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 羊毛衫 B 涤纶连衣裙 C 腈纶运动衣
(2)他们准备的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填序号)。
A 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酵面团中的酸
B 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
C 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 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
(3)他们准备的食谱如下:主食﹣﹣馒头和水;配菜﹣﹣卤香瘦猪肉、油炸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富含(填一种营养素)_____的食物会更好。
(4)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____性。
(5)他们看到几个农民欲将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混用,他们赶忙制止,其原因是_____。
(6)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汽车。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填序号)_____。

17.
美国媒体4月8日报道,3月下旬,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南草坪上检阅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新产品﹣﹣一辆可用氢燃料电池做动力的环保汽车.目前,各国都在陆续推出各种燃氢汽车.
(1)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氢气作为清洁燃烧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_____.
(1)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氢气作为清洁燃烧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_____.
18.
2011年4月8日凌晨3时10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到5时30分,隧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____。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____。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