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兴城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13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9

1.计算题(共2题)

1.
甲醇可作赛车燃料,其化学式为CH3OH。请计算: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
将30g 碳酸钠溶液与48.2g氯化钡溶液混合,碳酸钠和氯化钡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 BaCO3↓+2NaCl)
⑴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g。
⑵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
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1
29.4
37.2
45.8
55.2
65
77.3
 
(1)8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60℃时,配制一定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将其降温到20℃,是否有固体析出?________(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3)根据上表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资料查阅)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_______(填“酸”或“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液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______(写化学式)。

4.推断题(共1题)

5.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 ;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科普阅读题(共1题)

6.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白色细小晶体,无臭、无毒,可溶于水。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
(2)碳酸氢钠的俗称 _________ ;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4)举一例碳酸氢钠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 _________

6.单选题(共10题)

7.
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8.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过量HCl溶液除去Cu中CuOD.用硫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9.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AB.BC.CD.D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B.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
12.
如图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质测出的pH示意图。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鸡蛋清的碱性比牙膏强
C.施用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
1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用途有很多①生活中的调味品 ②治疗胃酸过多 ③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 ④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⑤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选种。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
14.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3(PO42B.(NH42SO4C.KH2PO4D.CO(NH22
15.
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
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
16.
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运动员体能训练会消耗大量体力,需补充营养,下面是为运动员准备的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炒牛肉、馒头、香肠、鸡蛋汤,这份午餐搭配中缺失的营养素是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糖类

7.填空题(共3题)

17.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依次是氧原子、氮原子、碳原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写化学式)
(3)一个甲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上述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18.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正一价的氢元素______________; (2)两个氯原子______________;
(3)乙酸______________;   (4)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19.
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铜、铝、铁、银、金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关于这几种金属的学习交流。请你参与交流并回答问题:
(1)小明同学在对上述金属分类时,根据金属的某种化学性质相似,将“金、铜、X”划分为一类,你认为X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上述金属中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查阅到以上五种金属还能开采的年限:银—16年,金—26年,铜—42年,铁—195年,铝—257年,请你结合资料,提出一条金属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化议:___________;
(4)高层建筑的楼顶常装有用钢铁做的避雷针,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这说明钢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填物理性质);

8.实验题(共2题)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根据下列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A试验中,水的作用是___;
(2)B实验中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液面___端上升(填a或b),其原因是___;
(3)C实验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___后,应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应选择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 (填序号);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 (填①或②)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