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NH4NO3,请回答
(1)硝酸铵由_______种(写数字)元素组成
(2)硝酸铵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_______ 。
(4)若要配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铵溶液,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g。
若用20%的硝酸铵溶液加水稀释配200g溶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铵溶液,则需要20%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1)硝酸铵由_______种(写数字)元素组成
(2)硝酸铵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_______ 。
(4)若要配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铵溶液,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g。
若用20%的硝酸铵溶液加水稀释配200g溶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铵溶液,则需要20%的硝酸铵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______的结论.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③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型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资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
(2)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一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原因是 __________现象二是:当注射中的水还剩约________ mL时停止流下。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改进,设计图4和图5的实验方案。

兴趣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图5的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同学按照图5装配好仪器,在给足量的铜粉加热时,实验中要来回推拉注射器,其目的是______,兴趣小组同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______的结论.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③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型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资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
(2)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一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原因是 __________现象二是:当注射中的水还剩约________ mL时停止流下。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改进,设计图4和图5的实验方案。

兴趣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图5的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同学按照图5装配好仪器,在给足量的铜粉加热时,实验中要来回推拉注射器,其目的是______,兴趣小组同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单选题- (共18题)
3.
某同学对部分化学如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巨匠与贡献 | B.化学实验与安全 |
卢瑟福发现原子的结构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汤姆生发现电子 | 少量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灭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
C.微粒构成物质 | D.日常生活经验 |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明矾振荡 区分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入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通电分解 |
B.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
D.用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
7.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形成溶液 |
B | Fe Fe2+ Fe3+化学性质不同 |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
C |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分子 |
D |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 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
A.A | B.B | C.C | D.D |
8.
原子变成离子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1)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6)电子层数(7)最外层电子数
(1)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6)电子层数(7)最外层电子数
A.(1)(3)(5) | B.(2)(4)(6) | C.(2)(5) | D.(1)(5)(6) |
10.
下列物质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B |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 | 一滴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要变大1244倍 |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
D | 食物变质 |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
A.A | B.B | C.C | D.D |
11.
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组成食盐的元素,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两元素组成的食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
B.两元素的本质不同在于中子数不同 |
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8 |
D.两元素的原子结构可分别示意为![]() ![]() |
14.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
B.4H——4个氢元素 |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
B.20℃时,饱和食盐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食盐水大 |
C.二氧化碳有毒,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
D.饱和溶液升温都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
1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B.两种液体混合经充分振荡后一定得到溶液 |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 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4.多选题- (共2题)
21.
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6)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属于化合物 |
B.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
C.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 |
D.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22.
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
B.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变化 |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5.填空题- (共5题)
23.
化学用语可准确、规范的表示微观拉子、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将相应的化学用语写在下列空格: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②2个氮分子_____③碳酸钠 ________ ;④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⑤未来理想能源 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
(1)请将相应的化学用语写在下列空格: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②2个氮分子_____③碳酸钠 ________ ;④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⑤未来理想能源 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
24.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1)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Na、K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推知。金属Na、K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从CO和CO2的分子模型(如图3、图4)推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图5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得有关化学变化的信息:________。

(1)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Na、K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推知。金属Na、K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从CO和CO2的分子模型(如图3、图4)推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图5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得有关化学变化的信息:________。
2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食品包装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打开食品包装袋,会闻到食物的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谁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
①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的组成,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_,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___。
③净化水时,若水中有颜色或异味,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水中的颜色或异味。
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分子体积 B.分子间隔 C.分子种类
(3)生石灰(氧化钙)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
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食品包装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打开食品包装袋,会闻到食物的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谁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
①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的组成,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_,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___。
③净化水时,若水中有颜色或异味,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水中的颜色或异味。
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分子体积 B.分子间隔 C.分子种类
(3)生石灰(氧化钙)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
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
2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利用回答相关问题:
(1)上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种.
(2)硫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
(3)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4)钠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同处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______.

请利用回答相关问题:
(1)上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种.
(2)硫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
(3)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4)钠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同处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______.
27.
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错误的操作步骤有___(填字母序号),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___(填“偏低”、“偏高”、或“相等”),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其中错误的操作步骤有___(填字母序号),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___(填“偏低”、“偏高”、或“相等”),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