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燕岭学校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20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6

1.流程题(共1题)

1.
将海水进行处理后可以获得精盐。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对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2)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若Na2CO3与BaCl2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除NaCl外还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请写出稀盐酸与该滤液中物质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

2.简答题(共1题)

2.
某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乙框中物质的模型图______。
(2)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上图各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写名称)______。

3.计算题(共2题)

3.
为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②步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1)分析第②步实验:与先加入的80g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继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的沉淀是_____(填名称)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
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

(1) α-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α-丙氨酸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
(2) 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缸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他们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此外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A.猜想一:只有碳酸钠;B.猜想二:只有氢氧化钙; 
C.猜想三: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D.猜想四还可能是:______。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上述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预测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____(填字母)的猜想正确
②_________ 
 猜想一的猜想正确
③_________ 
猜想二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

5.推断题(共1题)

6.
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D_______,J_______,H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

6.单选题(共14题)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石墨作电极B.用金刚石作玻璃刀的刀头
C.粮食酿酒D.用铁锅炒菜
8.
下列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汽油容易挥发,是因为汽油的分子容易变小
B.矿石可以被粉碎,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9.
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即:a+b反应,b+c反应,c+d反应)
 
a
b
c
d
A
CO2
NaOH溶液
CuSO4溶液
Ag
B
稀盐酸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CO2
C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稀硫酸
Fe2O3
D
Zn
稀盐酸
NH4NO3溶液
Ca(OH)2溶液
 
A.AB.BC.CD.D
10.
下列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4Fe(OH)2+2H2O+O2=4Fe(OH)3
化合反应
B
2Fe(OH)3Fe2O3+3H2O↑
分解反应
C
2PbS+3O2=2PbO+2SO2
置换反应
D
FeS+H2SO4= H2S↑+ FeSO4 
复分解反应
 
A.AB.BC.CD.D
11.
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一定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
 
A.AB.BC.CD.D
12.
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B.红茶C.蒸馏水D.葡萄酒
1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OB.两个氢原子H2C.两个铁离子2Fe2+D.钙离子Ca2+
14.
白银做容器有杀菌作用,如图是银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银是金属元素
B.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g
C.银原子的电子数为47
D.银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Ag+
15.
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B.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
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甲醛中毒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化学与人体健康
D.日常生活经验
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锌——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区别矿泉水与蒸馏水——蒸干,看有无白色固体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方法合理的是
A.CO2(CO):点燃
B.KNO3(K2SO4):溶解,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C.CaCl2(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铁粉(Fe2O3):加适量稀盐酸,过滤
17.
pH是水质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
A.pH=5.6雨水B.pH=1.3的工业废水
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
18.
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到下了一下,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B.KClC.Ca3(PO42D.KNO3
19.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涤纶背包B.纯棉帽子
C.陶瓷水杯D.铜质金鸡奖杯
2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

7.填空题(共4题)

21.
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实验中,装_______(填“空气”或“水”)的注射器内的物质更容易被压缩。
(2)乙图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生锈时是否需要_______。(填“氧气”或“氧气和水”)
(3)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_______(选填“a”或“b”)曲线表示镁的反应。根据丙图,还可推知反应结束时,镁、铁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
22.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
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_______。 ④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
23.
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
(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1)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 g
(2)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A经恒温蒸发得到B,B经降温至200C得到C,过滤后得到102gKNO3固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A溶液为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对以下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d.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24.
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蔬菜主要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成熟的柿子味甜,晒干后成为柿饼,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粉末“柿霜”。猜想这白色粉末中含有的营养素是 _____。
(2)据说辨别真假红葡萄酒,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倒出少许红葡萄酒,加入纯碱,如葡萄酒由红色变成蓝色,证明是真酒。加入纯碱时还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你猜想:红葡萄酒呈 _____性,红葡萄酒中有类似_____ 的物质。
(3)煤、_____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4)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8.实验题(共1题)

25.
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实验时其中的二个操作,操作①中缺少的是_____(填一仪器的名称),操作②时当观察到_____时就停止加热。
(2)选择图乙A~G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选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图丙来收集产生的氧气,请将丙图补画完整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O2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选择ABG组装成一套气体发生装置,优点是_____,选择AB和_____(选填序号字母)能够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3)图丁装置中容器Ⅰ、Ⅱ都盛等体积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