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277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

1.综合题(共1题)

1.
锰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③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粗KMnO4晶体中含有少量的K2CO3,检验其中的少量CO32-用______试剂;为了得到纯的KMnO4晶体,操作Ⅲ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纯度采用硫酸锰滴定: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当高锰酸钾溶液由紫红色刚好褪色且半分钟不恢复,表明达到滴定终点。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4)已知:常温下,Ksp[Mn(OH)2]=2.4×10-13。工业上,调节pH可以沉淀废水中Mn2+,当pH=10时,溶液中c(Mn2+)= 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用Fe、C作电极电解含MnO4-的污水,使之转化为沉淀除去。A电极是_____(填“Fe”或“C”),污水中MnO4-转化为沉淀除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苯的同系物D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M():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D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46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化合物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 b.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 d.属于两性化合物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 
(3)合成路线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E分子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4)写出C+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E的某种同系物H,相对分子质量比E大14,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含有-NH2;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其中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2∶2∶2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____。 
(6)已知反应②的原子利用率是100%,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A后与B反应合成C,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B的合成路线____ (无机试剂任选)。
3.
a、b、c、d、e、f是H、C、N、Na、Si、Cu六种元素中的其中一种,已知:图1表示的是这六种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f形成的某种单质硬度最大。

回答下列问题:
(1)a、b、f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b的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个σ键和______个π键。
(3)元素c的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类型是_______;若c单质分别与氟气和氯气形成化合物甲和乙,则甲的晶格能______乙的晶格能(填“>”、“<”或“=”)。
(4)元素d的单质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5)元素e和f可形成化合物丙(丙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丙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在丙中,每个e原子周围最近的e原子数目为______,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丙的密度为________。

3.单选题(共2题)

4.
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 ),杏仁含苯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肉桂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B.肉桂醛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
D.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5.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
B.古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今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C.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合物,也属于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 : l,过氧化苯甲酞属于有机物
D.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4.实验题(共1题)

6.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环境下易分解生成S和SO2。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制备Na2S2O3(夹持及加热仪器略),总反应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制备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表实验过程:
操作步骤
装置C的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
pH计读数约为13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S2为例):

 
打开K2,关闭K3,调节K1使硫酸缓慢匀速滴下
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ⅱ.pH计读数逐渐

 
反应分步进行:
Na2CO3+SO2Na2SO3+CO2
2Na2S+3SO22Na2SO3+3S↓
Na2SO3+SNa2S2O3(较慢)
当pH计读数接近7时,立即停止通SO2,操作是

 
 
必须立即停止通SO2的原因是:

 
 
(3)Na2S2O3有还原性,可作脱氯剂。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某同学预测S2O32转变为SO42,设计实验验证该预测: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