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分析流程中CH4的作用______、______;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分析流程中CH4的作用______、______;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实验室通常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写出KClO3在MnO2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异常”现象:
a.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
b.颗粒状MnO2变得更细。
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I)利用排空法收集的氧气有异味
查阅资料:KClO3在MnO2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①2KClO3+2MnO2
2______+Cl2↑+O2↑
②2KMnO4
K2MnO4+MnO2+O2↑
③Cl2+K2MnO4
2KCl+MnO2+O2↑;
(1)写出横线物质的名称______,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猜测“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的物质是______。
探究(Ⅱ)颗粒状MnO2变得更细
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猜测:是因为MnO2也参加了化学反应。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并验证MnO2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实验结论:MnO2是KClO3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归纳反思:该小组的实验结论受到其他小组的质疑,为此该小组又补充以下实验:
(1)待试管完全冷却后,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蒸馏水,将混合物全部转移至烧杯,过滤(MnO2不溶于水,其他物质均能溶于水),洗涤沉淀,烘干,称量,目的是验证______;称量所得固体质量_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另一个特点,实验方案______。

写出KClO3在MnO2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异常”现象:
a.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
b.颗粒状MnO2变得更细。
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I)利用排空法收集的氧气有异味
查阅资料:KClO3在MnO2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①2KClO3+2MnO2

②2KMnO4

③Cl2+K2MnO4

(1)写出横线物质的名称______,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猜测“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的物质是______。
探究(Ⅱ)颗粒状MnO2变得更细
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猜测:是因为MnO2也参加了化学反应。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并验证MnO2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 |
实验一 | 将KClO3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一段时间后复燃 | KClO3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 |
实验二 | 加热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______ | MnO2受热不产生氧气; |
实验三 | 取适KClO3和2g的______ | 木条迅速复燃 | MnO2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KClO3的分解 |
实验结论:MnO2是KClO3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归纳反思:该小组的实验结论受到其他小组的质疑,为此该小组又补充以下实验:
(1)待试管完全冷却后,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蒸馏水,将混合物全部转移至烧杯,过滤(MnO2不溶于水,其他物质均能溶于水),洗涤沉淀,烘干,称量,目的是验证______;称量所得固体质量_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另一个特点,实验方案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4.推断题- (共1题)
4.
已知:甲、乙、丙、丁为常见化合物,A、B为单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名称:______,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检验化合物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剂X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要求:所选物质类别不同);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1)丁物质的名称:______,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检验化合物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剂X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要求:所选物质类别不同);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5.单选题- (共14题)
5.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36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
6.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8∶3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8∶3
10.
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NO3+S+3C
K2S+N2↑+3CO2↑。下列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K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B.N2中“2”表示两个氮原子 |
C.“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
D.KNO3中K、O元素的质量比为13∶16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
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 |
C.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都为空气污染物 |
D.空气中O2的质量约占21% |
12.
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NaCl溶液、CuSO4溶液 | 观察溶液的颜色 |
B | 鉴别一氧化碳、氢气 | 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 |
C |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D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
A.A | B.B | C.C | D.D |
15.
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乙,图中 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 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a 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 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D. 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a 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 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D. 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16.
2018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举行,对“中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给予高度肯定。下列说法不符合“减排”措施的是( )
A. 公交优先低碳出行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大量开采化石能源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A. 公交优先低碳出行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大量开采化石能源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中只有b试管中有白烟产生 |
B.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
C.对比a和b两试管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
D.本实验设计能证明燃烧的三个条件 |
6.填空题- (共1题)
1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海苔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如图为“某矿泉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矿泉水中硫酸镁的化学式______;
②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表示出n个氧分子______;
③矿泉水主要含有______种阳离子;
(3)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_作用;
(4)喝了碳酸饮料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5)CO2的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以利用甲醇“捕捉”二氧化碳形成CO2的甲醇溶液。其中甲醇是______(“溶质”或“溶剂”);
(6)自然界的水都为混合物,用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_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7)碳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最常见的有金刚石、C60、石墨,其结构分别如图:

其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能做润滑剂的是______,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填写对应序号)。
(1)海苔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如图为“某矿泉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矿泉水中硫酸镁的化学式______;
②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表示出n个氧分子______;
③矿泉水主要含有______种阳离子;
(3)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_作用;
(4)喝了碳酸饮料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5)CO2的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以利用甲醇“捕捉”二氧化碳形成CO2的甲醇溶液。其中甲醇是______(“溶质”或“溶剂”);
(6)自然界的水都为混合物,用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_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7)碳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最常见的有金刚石、C60、石墨,其结构分别如图:

其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能做润滑剂的是______,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填写对应序号)。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