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将 100g 稀盐酸加入到 30g 贝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121.2g。请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 A、B、C 三个实验。

(1)写出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 A、B、C 三容器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产生_____现象,并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对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不考虑指示剂)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初中常见物质溶液的pH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中溶质为 NaCl。
乙同学猜想:溶液中溶质为 NaCl、_____(填化学式,下同)。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1)写出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 A、B、C 三容器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产生_____现象,并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对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不考虑指示剂)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初中常见物质溶液的pH
| 稀盐酸 | 氯化钠 | 碳酸钠 | 氢氧化钠 |
溶液的 pH | <7 | =7 | >7 | >7 |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溶液中溶质为 NaCl。
乙同学猜想:溶液中溶质为 NaCl、_____(填化学式,下同)。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 溶液变为蓝色。 | 乙同学的猜想成立。 |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A~G是七种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 A、B、C、D、E分别是五种不同类别(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物质,D和F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E的粉末为黑色(其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写出:

(1)F的化学式_____。
(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F的化学式_____。
(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简答题- (共2题)
4.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十九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之一。
(1)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提倡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②下雨时工业废气的直接排放
③关停产能落后污染较大的工厂
④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2)为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还可以做的是_____(写一点即可)。
(1)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提倡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②下雨时工业废气的直接排放
③关停产能落后污染较大的工厂
④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2)为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还可以做的是_____(写一点即可)。
5.
2018 年 9 月 23 日 7 点 45 分,从“长沙⇔香港”的广深港高铁正式开通。在高铁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为保证建设中的电力安全,应用了大量的铜质线缆,这是因为铜具有优良的_____性。
(2)喷漆可以保护火车的钢铁外壳,其原理是防止铁与_____共同作用而生锈。
(3)工业上利用高炉炼铁,其原料有_____(填名称)、铁矿石、空气和石灰石。
(1)为保证建设中的电力安全,应用了大量的铜质线缆,这是因为铜具有优良的_____性。
(2)喷漆可以保护火车的钢铁外壳,其原理是防止铁与_____共同作用而生锈。
(3)工业上利用高炉炼铁,其原料有_____(填名称)、铁矿石、空气和石灰石。
5.流程题- (共1题)
6.
某废旧金属中含有铜、金(Au)和镍(Ni),回收 Au 并制备 CuSO4•5H2O 晶体的流程如下:

(1)操作1和操作2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烧杯和玻璃棒。
(2)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
2_____+2H2O。
(3)操作3是指蒸发浓缩、_____结晶、过滤等。

(1)操作1和操作2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烧杯和玻璃棒。
(2)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

(3)操作3是指蒸发浓缩、_____结晶、过滤等。
6.单选题- (共14题)
8.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
B.空气、海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 |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的总称 |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中的中子数 |
9.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括号内对下列划线诗句的化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在高温下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温度降低,水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
10.
布洛芬的化学式为 C13H18O2,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是氧化物 |
B.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分子 |
C.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 |
D.布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3:18:2 |
11.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
B.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
C.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
D.工业上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液氧 |
12.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 |
B.C+2CuO![]() |
C.KMnO4![]() |
D.2Fe+3H2SO4=Fe2(SO4)3+3H2↑ |
13.
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黑烟 |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
C.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产生大量白雾 |
D.将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
14.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活性炭吸附将硬水软化 |
B.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的中和反应 |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天然最硬,石墨较软,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
B.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C.检验CO2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气体为CO2 |
D.C、CO、CO2都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16.
关于金属和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使铝锅洁净,常用钢刷擦洗 |
B.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作手术刀 |
C.可用铁桶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 |
D.可用AlCl3溶液区别假黄金(铜锌合金)和真黄金 |
1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食盐水时,搅拌不仅能加快溶解速率,而且能增大食盐的溶解性 |
B.配碳酸饮料时,可采用高温高压的方式增大 CO2的溶解性 |
C.配糖水时,饱和的糖水不一定比不饱和的糖水浓 |
D.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衣服上的油渍,二者除油原理相同 |
18.
有关下列物质的鉴别与除杂,所选用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选用试剂或操作 |
A |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通入二氧化碳 |
B |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 水 |
C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D | 除去CuO中少量的C粉 | 在空气中加热 |
A.A | B.B | C.C | D.D |
20.
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H+,故有许多共同的用途,如都能除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等)和除铁锈 |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
C.浓硫酸是常见的液体干燥剂,能干燥所有的气体 |
D.厕所洁厕剂(含盐酸)加水稀释,溶液的 pH会升高 |
7.填空题- (共2题)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