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单选题- (共10题)
8.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B.向洁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3.选择题- (共2题)
12.
已知90°<∠A<180°,90°<∠B<180°,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计算的结果依次为28°、48°、60°、88°,其中只有一个同学计算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计算正确的同学是( )
13.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激励人们舍生忘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们忘我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出“抗洪精神”“航天精神”……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支撑。今天,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呼唤着新的精神出现。
请你思考:
4.填空题- (共5题)
15.
(一)营养与健康息息相关
(1)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___________元素的食物。
(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1)为保证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_实验。
(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水 | 铁 | 磷 | 钙 |
2060 kJ | 50 g | 20g | 20g | 5g | 5.6 mg | 3.3 mg | 8mg |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___________元素的食物。
(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1)为保证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_实验。
(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6.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
A.蔗糖 B.纯碱 C.食盐 D.花生油
(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
A.蔗糖 B.纯碱 C.食盐 D.花生油
(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②结合图示分析,该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 。
(2)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很高的海水。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从成分的角度考虑,你理解的“海水淡化”是指______ ;实验室有一杯海水,要将其变为纯净的水,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 。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②结合图示分析,该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 。
(2)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很高的海水。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从成分的角度考虑,你理解的“海水淡化”是指______ ;实验室有一杯海水,要将其变为纯净的水,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 。
18.
(5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从①金刚石 ②铜 ③氢氧化钙 ④干冰 ⑤小苏打⑥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作导线的是 。
(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3)用作制冷剂的是 。
(4)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用作地质勘探钻头的是 。
(1)用作导线的是 。
(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3)用作制冷剂的是 。
(4)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用作地质勘探钻头的是 。
5.实验题- (共3题)
19.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
实验室里同学们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活动)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搜集证据)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观察到(1)_________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解释与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入稀硫酸后产生现象的原因(2)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最终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硫酸钠;乙同学猜想: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评价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3)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4)_____.甲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少量铁粉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到(5)______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溶液中的溶质应为(6)____(填化学式).

(探究活动)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搜集证据)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观察到(1)_________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解释与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入稀硫酸后产生现象的原因(2)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最终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硫酸钠;乙同学猜想: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评价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3)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4)_____.甲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少量铁粉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到(5)______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溶液中的溶质应为(6)____(填化学式).
21.
某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