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05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流程题(共1题)

1.
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FeCl3与铜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和___。
(2)步骤②中加入的铁粉能与废液中的FeCl3发生化合反应,完成化学方程式:Fe+2FeCl3═3___;同时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步骤②需要进行___操作,为完成该操作需要下图中的___ (填字母序号),同时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其作用是___。

(4)步骤②③所得的FeCl2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从而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则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
(5)若步骤②后的滤渣为80g,步骤③中用掉了稀盐酸250g,最后得到金属铜66g,通过计算了解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

2.单选题(共12题)

2.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D.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4.
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N2 ②Mg2+③SO2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6.
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A
C
CO
CO2
B
CuO
Cu
Cu(NO32
C
CaCO3
CO2
H2O
D
H2SO4
H2
H2O
 
A.AB.BC.CD.D
7.
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香烟燃烧时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的有毒气体,此气体是( )
A.SO2B.H2C.CO2D.CO
8.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B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N2和CO2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B.BC.CD.D
9.
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0.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现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
B.炊具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制作手柄
C.室温时,通过搅拌的方法增大蔗糖的溶解度
D.蚊虫叮咬皮肤时会引起皮肤肿痛,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食用醋
11.
如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中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取乙
D.t2℃时11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并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可以得到260g t1℃时甲的饱和溶液
12.
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3.选择题(共1题)

14.Sandy发现课堂记笔记很重要。

{#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2题)

15.
植物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水+二氧化碳→葡萄糖+氧气,据此可以判断:
(1)这一过程中叶绿素起到___作用.
(2)葡萄糖中一定含有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16.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部分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泼的物质有CO2、氢等.
Ⅰ.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CaCO3═CaO+CO2↑ MgCa(CO3)2═MgO+CaO+2CO2
(1)上述反应产物均属于___.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上述两个反应式还应补充___.
(3)当地应力(压力)增大时,CO2在地下水中溶解度增大,同时使得水的pH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实验题(共1题)

17.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