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六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79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8

1.计算题(共2题)

1.
神涛同学从一中超市买了一包纯碱,其包装说明如图1所示。他称取了12g纯碱样品溶于水中配制成50g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70g氯化钙溶液,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1)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2)计算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1)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K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0.1%)
(3)100kg的该营养液加水可以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_____kg.

2.推断题(共1题)

3.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
(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并可以产生SO2气体,BaSO4不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_____。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小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乙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
已部分变质
 
(评价)①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②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是否合理?_____(回答“是”或“否”)
(反思)
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如何保存亚硫酸钠?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5.
钛被誉为21世纪金属,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I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I除生成TiCl4以外,还可能生成CO
C.反应II的原理是TiCl4+2MgTi+2MgCl2
D.反应II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目的是防止镁被氧化
6.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Na+、OHB.CO32、K+、Cl、Ca2+
C.H+、Na+、Cl、SO42D.K+、Cu2+、SO42、NO3
7.
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和H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H2
8.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电解水
B.氢氧化钠潮解
C.海水晒盐
D.打开浓盐酸瓶盖产生白雾
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4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1
B.甲一定是单质
C.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0.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广泛分布于植物、真菌中,在不同生命体中发挥不同功能。下列关于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
B.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组成
C.在草酸中滴入烧碱溶液会发生中和反应
D.草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石油、干冰等是混合物
B.氮气、水银、金刚石等是单质
C.纯碱,熟石灰,苛性钠等都是碱
D.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等都是氧化物
12.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氧原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的结构
B.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A1O2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C.
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A. A B. B C. C D. D
14.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做干燥剂
②CO 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 CO 和 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A   B.B   C.C   D.D
15.
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16.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方法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B.a属于易溶性物质
C.90℃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的饱和溶液
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1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Fe2(SO43溶液
制备
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B
羊毛线与棉纱线
鉴别
分别灼烧,闻气味
C
KNO3(杂质K2SO4
提纯
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蒸发
D
NaOH固体是否完全变质
检验
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B.BC.CD.D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B.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葡萄糖和碳酸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19.
如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标签受损B.试管炸裂
C.酒精溅出D.读数不正确

5.填空题(共3题)

20.
用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填空:
(1)氦气:_____;
(2)碱溶液中都有的阴离子_____;
(3)白酒中的溶质_____;
(4)6Cl_____。
2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
(2)人体缺_____元素能导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3)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4)铁锅容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5)家用防水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6)药物“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2.
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成功。燃料、金属材料在火箭发射和日常生产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2)为比较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
(3)为了解决能源危机,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开发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范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

6.实验题(共2题)

23.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选项字母)。该同学想要用E装置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杂质,则该装置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写出该装置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4.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铁丝绕在火柴梗上的原因是_____;
(2)B实验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_____(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 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小”或“偏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