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68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学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一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用铜锌合金和此稀盐酸完成了如图的实验。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已知A B C D 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是一种固体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红棕色物质,E含有两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在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滴加了酸碱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溶质是CaCl2
猜想三: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与验证)
(1)小华同学设计用无色酚酞溶液验证“猜想一”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可以确定“猜想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
(2)小华同学设计用碳酸钠溶液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三成立。
(交流与反思)经过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发现只需用下列一种物质就能验证得出以上三种猜想中的哪一种猜想成立,请在下列物质的选项中选择出你认为合理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 锌粒 B 紫色石蕊溶液 C 一氧化碳 D 硝酸银

4.流程题(共1题)

4.
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方案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⑤的名称是_____;
(2)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_____。

5.单选题(共12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焦炭用于炼铁D.石墨制铅笔芯
6.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  NO3  Na+  ClB.CO32 K+  Na+  SO42
C.Cu2+  OH  Cl  Ba2+D.Ag+  NO3   Cl  Na+
7.
生日蛋糕是当代少年儿童生日时爱吃的食物,生日蛋糕中的奶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不是有机物
B.反式脂肪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反式脂肪酸由54个原子构成
D.反式脂昉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
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P点表示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 g
C.t2 ℃时,乙的溶解度最大
D.将t2 ℃的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9.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制品清除异味
B.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C.用含有适量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炉具上的油污
D.用燃烧法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
10.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点燃
B
Fe(Cu)
加硫酸铜溶液
C
NaCl(Na2CO3)
加适量稀盐酸
D
CaO(CaCO3)
加水
 
A.AB.BC.CD.D
11.
下列金属制品中最不容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B.铝合金门窗C.铁制栏杆D.铜制器皿
12.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13.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后只有丙金属表面有气体产生;再将乙金属放入甲金属的盐溶液中,乙金属表面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乙>甲>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
14.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D.过滤
15.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全棉毛巾B.青花瓷瓶C.铝合金门窗D.塑料袋
16.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 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6.选择题(共3题)

17.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18.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19.(1)2011 =(      )

7.填空题(共4题)

20.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镁离子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_____。
2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净化地下水可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起_____作用。
22.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_____。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_____。
23.
猕猴桃是我市特有的水果之一,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一般水果.如表为猕猴桃汁饮料的部分营养成分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猕猴桃营养成分表
(每100克果实中含)
维生素C
200﹣400毫克
蛋白质
1600毫克

34毫克

145毫克

12毫克
(1)在营养成分表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       ;
(2)饮食猕猴桃汁能摄取适量的铁,可预防因缺铁而引起的     
(3)图中钙、钾、铁指的是    (填“原子”、“单质”或“元素”);
(4)猕猴桃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则其果汁的pH   (填“<7”、“=7”或“>7”).

8.实验题(共1题)

24.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
(3)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气体应从_____端(填a或b)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