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实验室里收集了一些溶质为 FeSO4和 CuSO4的废液,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溶液,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步骤 I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步骤 II 中所加试剂 Y 的名称是___。
③加入过量 X 的目的是___。
④操作 a 和 b 的名称是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
⑤上述步骤__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⑥步骤 II 中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洗涤时检验金属铜是否已洗净的方法是___

①步骤 I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步骤 II 中所加试剂 Y 的名称是___。
③加入过量 X 的目的是___。
④操作 a 和 b 的名称是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
⑤上述步骤__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⑥步骤 II 中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洗涤时检验金属铜是否已洗净的方法是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下表是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表中“63.9”的含义是___。
②20℃将 31gKNO3固体放入 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g,若升温到 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精确到 0.1%)。
③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__。
④为测定 x 的值,取 4 份 60℃的水各 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可知___。
A 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80%
B 乙和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丙和丁所得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等
D 60℃时 KNO3的溶解度为 110g/100g 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100g 水) | 13.3 | 31.6 | 63.9 | x | 169 | 246 |
①表中“63.9”的含义是___。
②20℃将 31gKNO3固体放入 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g,若升温到 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精确到 0.1%)。
③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__。
④为测定 x 的值,取 4 份 60℃的水各 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KNO3的质量/g | 40 | 50 | 60 | 70 |
H2O 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溶液质量/g | 90 | 100 | 105 | 105 |
由实验可知___。
A 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80%
B 乙和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丙和丁所得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等
D 60℃时 KNO3的溶解度为 110g/100g 水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的究活动:

(查阅资料)
Ⅰ.BaCl2溶液呈中性;
Ⅱ.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 NaHCO3因为_____。
(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
②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
下列试剂能替代上述实验中无色酚酞试液检验的是_____。(填序号)
Ⅰ.FeCl3 Ⅱ.HNO3 Ⅲ.CO2 Ⅳ.CuO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_____,且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查阅资料)
Ⅰ.BaCl2溶液呈中性;
Ⅱ.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100g水)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 NaHCO3因为_____。
(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
②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
下列试剂能替代上述实验中无色酚酞试液检验的是_____。(填序号)
Ⅰ.FeCl3 Ⅱ.HNO3 Ⅲ.CO2 Ⅳ.CuO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_____,且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5.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3种 |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C.该反应生成的Z与W的分子个数比为2:3 |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
6.
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一定为碳酸盐 |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则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
12.
关于摩尔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B. 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D. H2的相对分子质量、1 mol H2的质量、H2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B. 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D. H2的相对分子质量、1 mol H2的质量、H2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13.
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液面高过了滤纸边缘 |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内发生爆炸﹣﹣加热前可能没有排尽装置内空气 |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太少 |
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发现刚开始有气泡,后来不再产生气泡﹣﹣装置可能漏气 |
15.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产生蓝色沉淀 |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处会看到大量白烟 |
19.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 CH4、H2、CO、CO2和 H2O 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为确定其成分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①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②通过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增加;③在 O2中点燃,燃烧产物能使白色 CuSO4粉末变为蓝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不可能是
A.CO2、H2O、CO | B.CO2、H2O、H2 |
C.CO2、H2O、CH4 | D.CO2、CO、CH4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1题)
2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①按题意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烟道气主要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中,属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
②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盛放一定量活性炭以除去有毒气体,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性。
③草木灰属于______(填“氮”或“磷”或“钾”)肥,从中提取碳酸钾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___色。
④食醋中约含有 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___种元素组成。6.02×1024个 C2H4O2分子中含有___mol 氧原子。
①按题意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烟道气主要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中,属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
②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盛放一定量活性炭以除去有毒气体,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性。
③草木灰属于______(填“氮”或“磷”或“钾”)肥,从中提取碳酸钾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___色。
④食醋中约含有 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___种元素组成。6.02×1024个 C2H4O2分子中含有___mol 氧原子。
7.实验题- (共1题)
27.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编号仪器名称:m_____,n_____。
②实验室利用A装置可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欲收集一瓶氧气,供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填装置编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结束关闭B中活塞,B中的现象是_____。
④实验室制氢气常用锌与20%的稀硫酸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若要制取0.4克氢气,至少需要多少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①写出编号仪器名称:m_____,n_____。
②实验室利用A装置可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欲收集一瓶氧气,供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填装置编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结束关闭B中活塞,B中的现象是_____。
④实验室制氢气常用锌与20%的稀硫酸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若要制取0.4克氢气,至少需要多少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