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有机物X(分子式为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中,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经测定该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见下表)。请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X的可能结构简式I: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X可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填序号)__________。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E.加聚反应 F.中和反应
(3)下列物质与X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_______。
(a)
(b)
(c)
(d)H3COOC-COOCH3
(e)
(f)
| X的性质 |
① |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
② | X与醇或羧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均能生成有香味的产物 |
③ | 在一定条件下X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④ | 33.5gX与100mL的5mol/L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
(1)X的可能结构简式I: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X可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填序号)__________。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E.加聚反应 F.中和反应
(3)下列物质与X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_______。
(a)


(c)

(e)


2.
下表是关于有机物A、B、C的信息: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A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氢气反应
⑥一定条件下,能与CH2=CH2反应制苯乙烷 ⑦与溴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
(4)写出B的最简单同系物制TNT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C是天然橡胶的单体,写出天然高分子橡胶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①它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可用于果实催熟. | ①C、H两种元素组成 ②分子球棍模型为 ![]() | ①分子键线式为![]() ②相对分子质量为68 |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A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氢气反应
⑥一定条件下,能与CH2=CH2反应制苯乙烷 ⑦与溴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
(4)写出B的最简单同系物制TNT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C是天然橡胶的单体,写出天然高分子橡胶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1题)
3.
关于下列物质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酚类化合物有毒,能用于杀菌消毒 |
B.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 |
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于防腐 |
7.
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BrCH2CH==CHCH2Br可经三步反应制取HOOCCH(Cl)CH2COOH,发生反应的类型依次是 ( )
A.水解、加成、氧化 | B.加成、水解、氧化 |
C.水解、氧化、加成 | D.加成、氧化、水解 |
8.
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 B.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5O6 |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 | D.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
9.
苯乙烯是无色有毒,带有辛辣气味的易燃液体,结构如右图所示。人体吸入过多的苯乙烯蒸气时会引起中毒,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在1×10-4 kg•m-3以下。下列关于苯乙烯的性质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式是C8H8 |
B.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它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
D.苯乙烯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10.
某运动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的丁烷(C4H10)和35%的丙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 B.正丁烷的沸点比丙烷高 |
C.丁烷和丙烷都不溶于水 | D.丁烷和丙烷的燃烧产物对环境无影响 |
1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B.28 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
C.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A |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 g,其原子数为3NA |
12.
一种形状像布袋结构的烯烃分子,其形状和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烯烃的分子式为C5H4 |
B.该分子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三键的链烃不止—种 |
13.
下图是用实验室制得的乙烯(C2H5OH
CH2=CH2↑+H2O)与溴水作用制取1,2-二溴乙烷的部分装置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和装置③中都盛有水,其作用相同 |
B.装置②和装置④中都盛有NaOH溶液,其吸收的杂质相同 |
C.产物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1,2-二溴乙烷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
D.制备乙烯和生成1,2-二溴乙烷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 |
14.
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A. 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 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 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 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没有银镜产生,证明蔗糖不水解
A. 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 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 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 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没有银镜产生,证明蔗糖不水解
16.
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方法是( )
①苯酚溶液加热变澄清
②苯酚浊液中加NaOH后,溶液变澄清,生成苯酚钠和水.
③苯酚可与FeCl3反应
④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
⑤苯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⑥苯酚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
①苯酚溶液加热变澄清
②苯酚浊液中加NaOH后,溶液变澄清,生成苯酚钠和水.
③苯酚可与FeCl3反应
④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
⑤苯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⑥苯酚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
A.⑤⑥ | B.①②⑤ | C.③④⑥ | D.③④⑤ |
17.
生活中常见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H2O2→2
+2CO2
二苯基草酸酯
上述反应产生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分子后,使染料分子释放出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苯基草酸酯
上述反应产生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分子后,使染料分子释放出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酯的水解反应 |
B.荧光棒发光过程涉及化学能到光能的转化 |
C.二苯基草酸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
D.二苯基草酸酯与草酸(![]() |
18.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mol/LCuSO4溶液2mL和0.4mol/LNaOH溶液4mL,在一个试管中混合后加入0.5mol/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产生,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NaOH不够量 | B.CuSO4不够量 | C.乙醛溶液太少 | D.加热时间不够 |
19.
如下a、b、c、d、e、f是六种有机物,其中a是烃类,其余是烃的衍生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则d是乙醛 |
B.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a是乙炔 |
C.若a为苯乙烯(C6H5—CH===CH2),则f的分子式是C16H32O2 |
D.若a为单烯烃,则d与f的最简式一定相同 |
20.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乙烯(二氧化硫) | 溴水 | 洗气 |
B | 乙烷(乙烯) | 氢气 | 加热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蒸馏 |
D | 溴苯(溴) | NaOH溶液 | 分液 |
A.A | B.B | C.C | D.D |
21.
调味剂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将一定量的醋酸溶液稀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
B.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向其中加入盐酸适当处理可得谷氨酸,谷氨酸具有两性 |
C.食盐是咸味剂,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和钠 |
D.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甜味剂,它属于多羟基化合物,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 |
C.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有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D.石油炼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和重要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 |
23.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
D.用红外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 |
3.实验题- (共1题)
24.
香蕉水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其主要成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B为球形冷凝管,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彻底。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先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忘记加入碎片,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用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粗产品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6)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发现实验的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物质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异戊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酯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先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忘记加入碎片,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用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粗产品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6)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发现实验的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2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