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g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l(OH)3沉淀能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Mg(OH)2沉淀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求:

(1)Al(OH)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
(2)原合金中Mg和Al的质量比为______(化为最简单整数比);
(3)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Al(OH)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
(2)原合金中Mg和Al的质量比为______(化为最简单整数比);
(3)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
0.2﹪~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溶液是一种杀菌能力强的高效消毒剂.求: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化为最简单整数比).
(2)欲配制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克.
(3)常用生石灰处理过氧乙酸废液[2CH3COOOH+CaO═(CH3COOO)2Ca+H2O],现处理500kg含过氧乙酸0.1%的废液,求需生石灰的质量___.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化为最简单整数比).
(2)欲配制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克.
(3)常用生石灰处理过氧乙酸废液[2CH3COOOH+CaO═(CH3COOO)2Ca+H2O],现处理500kg含过氧乙酸0.1%的废液,求需生石灰的质量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②冷却结晶能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操作③中得到的高锰酸钾(KMnO4),按物质分类属于_____。(填字母)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②冷却结晶能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操作③中得到的高锰酸钾(KMnO4),按物质分类属于_____。(填字母)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3.简答题- (共3题)
4.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在高温条件下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C2O3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请写出在高温条件下,C2O3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
如图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丙的名称___
(2)关闭止水夹a,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氢气是公认的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但目前还不能推广使用,原因是______
(3)通过控制止水夹a和活塞b,如图装置可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先分离出的气体是_____,乙装置中的溶液是______。

(1)写出仪器丙的名称___
(2)关闭止水夹a,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氢气是公认的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但目前还不能推广使用,原因是______
(3)通过控制止水夹a和活塞b,如图装置可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先分离出的气体是_____,乙装置中的溶液是______。
6.
⑴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水溶液显中性.如何鉴别一瓶溶液是亚硝酸钠溶液还是食盐水____?
⑵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哪些方面_____?
⑵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哪些方面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7.
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G溶液中的溶质只含两种元素。“→”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8.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猜想2: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反思与拓展:证明混合溶液中的K2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猜想2: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 | | 猜想3成立 |
2 |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 _____ | |
3 |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 |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
反思与拓展:证明混合溶液中的K2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6.单选题- (共15题)
11.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从下图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
C.上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D.代表上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
13.
已知反应3A+2B=C+2D,已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3,反应共生成了120gC和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则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 B.32 | C.54 D. 72 |
14.
下列推理和结论正确的是( )
A.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此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酸 |
C.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盐酸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硫酸也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
19.
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对装置右侧海水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B.溶剂质量不变 | C.溶液质量减少 | D.溶质质量减少 |
2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
B.缺少微量元素Zn,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幼儿及青少年易患佝偻病 |
C.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
D.施用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
22.
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
| 操作 | 目的 |
A | 将一小片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试纸上, | 测定某溶液的pH |
B |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
C | 制取蒸馏水时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 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
D | 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稀释浓硫酸 |
A.A | B.B | C.C | D.D |
7.填空题- (共3题)
24.
硬脂酸(C17H35COOH)和醋酸(CH3COOH)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酸,具有酸的通性。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H₃COOH==CH₃COONa+H₂O。硬脂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硬脂酸钠(C17H35COONa),硬脂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的原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能与Ca和Mg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写出硬脂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该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