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32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流程题(共1题)

1.
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下图是工业上用印刷电路的蚀刻液的废液(含FeCl3、CuCl2、FeCl2)生产CuCl的流程并制得FeCl3蚀刻液。

[资料] (1)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
(2)2FeCl3+Fe = 3FeCl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废液中加入铁粉时,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2)滤液1、2合并后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生成CuCl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CuSO4+ CuCl2+ 2H2O ===2CuCl↓+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分离、提纯CuCl晶体过程中的“系列操作”包括“调pH、过滤、洗涤、低温烘干”。为得到纯净的CuCl晶体,可用下列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进行洗涤。
a.纯净水 b.乙醇 c.稀硫酸 d.氯化铜溶液

2.综合题(共1题)

2.
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某研究性小组对K2SO4和Mn3O4的制备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以硫酸工业的尾气SO2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⑴钾肥K2SO4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  
B.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⑵反应釜I中发生的反应包括:①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CaO + SO2==CaSO3   ③ 2CaSO3+O2==2CaSO4
⑶反应釜III:向反应II 所得(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蒸发浓缩、过滤 、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可制得K2SO4产品。为提高K2SO4产品纯度,过滤时应控制反应液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如图为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A.0℃-10℃ B. 20℃-30℃  C. 60℃-65℃ 
A.80℃-90℃
⑷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证明产品K2SO4中不含杂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写出方法、现象)。
(二)实验室以SO2气体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3O4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I)制备MnSO4溶液:在三颈烧瓶中(装置见图)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先通氮气,再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搅拌反应3小时。停止通SO2,继续反应片刻后过滤得MnSO4溶液。

[资料1]亚硫酸(H2SO3)在Mn2+催化作用下被O2氧化为硫酸,硫酸与MnO2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反应。
⑸烧杯中石灰乳(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
⑹三颈烧瓶中生成MnSO4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⑺步骤I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及时搅拌反应液、_______(任写1条)。
(步骤II)制备MnSO4•H2O晶体:利用硫酸锰的溶解度在1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急剧降低的原理,采用压力釜升温加压结晶法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纯净的MnSO4•H2O晶体。
(步骤III)制备Mn3O4固体:准确称取101.4mg MnSO4•H2O,将MnSO4•H2O晶体在空气中高温煅烧,下图是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煅烧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资料2] MnSO4在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Mn3O4和三氧化硫,当温度超过1000℃时,Mn3O4又被氧气氧化为Mn2O3或MnO2
⑻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镁粉可用作照明弹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铜用于制作导线
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交叉、包含、并列等关系,以下概念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A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
B
有机物
化合物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钠盐
碳酸盐

 
A.AB.BC.CD.D
6.
化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以下对物质和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硫酸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
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A.AB.BC.CD.D
7.
用数形结合的表示方式学习化学更直观、简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形成溶液的pH:
C.氮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8.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离子结构示意图:B.2个镁离子:2Mg2+
C.氨气:NH3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显负二价:
9.
已知HCOOHCO↑+H2O;银氨溶液能吸收CO气体。为探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原理,某校化学小组设计如图(加热仪器酒精灯略)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前可用尖嘴吹肥皂泡点燃,听到声音很小时可加热CuO
B.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结束后需取下滴管用鼓气球反复鼓入空气
D.该装置可节约药品、防倒吸,也可以控制‌‌ CO的产生和停止
10.
实验是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手段,以下实验方法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和操作
A
鉴别O2和CO2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鉴别NaOH、NaCl
取样于表面皿中,观察固体是否潮解
C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
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足量Fe粉,过滤
 
A.AB.BC.CD.D
1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
1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3.
总结、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①用盐酸除铁锈痕迹
②用NaOH溶液清洗手上的油污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增加肥效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霉变大米洗净烧熟后不可食用
③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发现
①存放易燃易爆物不能堆放过高过密
②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③实验时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②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的组成
③侯德榜发现了联合制碱法
 
A.AB.BC.CD.D
14.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其中A为胃酸的有效成分,B、C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粉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C和D的反应原理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由B→C反应放出热量
C.A与D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E可能是CaCO3
15.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研磨后闻气味B.滴加液体
C.测定溶液的pHD.浓硫酸的稀释
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穿于生态文明思想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下列不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B.绿色出行,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C.方便生活,点外卖使用一次性餐盒D.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4.填空题(共1题)

1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⑴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用于裁玻璃的金刚石_______________;②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_______;
调味品中的醋酸___________________;④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______________。
⑵近年来,“石头纸”进入了日常生活。“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加上少量的聚乙烯和粘合剂;安全无毒、防水防油,在阳光照射下3个月即可降解,可替代塑料袋用于食品包装,如包装馒头、肉类等。
“石头纸”属于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聚乙烯属于_____________。
A.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③馒头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的______________;
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____________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5.实验题(共1题)

18.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以利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一瓶干燥的氢气的装置组合顺序为:B→___________→E(填接口a、b顺序)。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装置及实验步骤探究氢氧化钠与CO2的反应及其产物。

(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________色液体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溶液不变色。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__,由此现象得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静置后锥形瓶A中的上层清液M仍没有变色,证明上层清液M中有CaCl2剩余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得出结论:上层清液M中溶质的成分有酚酞、CaCl2、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