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如图是某工厂生产烧碱的主要流程.

(1)X的化学式为_____.
(2)该厂生产过程中煅烧了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12t,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钙_____t.
(3)足量的A与纯碱在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经测定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9.2%,还含的少量的杂质,杂质是_____,原因是_____.
(5)滤液2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你的建议是_____.

(1)X的化学式为_____.
(2)该厂生产过程中煅烧了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12t,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钙_____t.
(3)足量的A与纯碱在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经测定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9.2%,还含的少量的杂质,杂质是_____,原因是_____.
(5)滤液2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你的建议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今年年初,科学家利用显微镜针头手工“敲打”原子,首次成功合成能稳定存在4天之久的三角烯分子.三角烯(化学式为C22H14)将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展现巨大应用潜力.请计算:
(1)C22H1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C22H1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
(1)C22H1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C22H1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
3.简答题- (共3题)
3.
在Cu(NO3)、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_____(“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5.
清明时节,同学们相约外出踏青野炊.请用化学知识分析小丽问题:
(1)野炊食谱人表所示:

从合理膳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填字母);
A.废纸 B.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桶
(3)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4)大家在田边看到农民正在使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1)野炊食谱人表所示:

从合理膳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填字母);
A.废纸 B.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桶
(3)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4)大家在田边看到农民正在使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4.选择填充题- (共1题)
6.
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白磷和红磷的的着火点都低于80℃ |
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必需与氧气接触 |
C.②③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 |
D.热水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
5.单选题- (共14题)
7.
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发生如下反应: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NO)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
B.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
C.尾气排放的NO、NO2会造成酸雨 |
D.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
12.
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A、B、C三种物质各10克,将其充分反应后,B消耗完全,C增加了8克,生成了4克D。若A全部参加反应,则需再加入B的质量是()
A. 20克 B. 25克 C. 40克 D. 50克
A. 20克 B. 25克 C. 40克 D. 50克
15.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生铁、黄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
B.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
C.可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
D.石墨做润滑剂是因为质软 |
16.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6.选择题- (共2题)
21.
条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许设防;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此内容出自( )
7.多选题- (共1题)
23.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
D.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
8.填空题- (共4题)
24.
(1)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氦气_____;三个铵根离子_____;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__;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_____;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
氦气_____;三个铵根离子_____;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__;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_____;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

26.
巧用你身边的灭火剂:我们每天都与火打交道.一旦发生火灾,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很快地把火扑灭.我们身边就有不少“灭火剂”,如湿布、冷食油、锅盖、茶杯盖或小碗碟盖、颗粒盐或细盐等,利用它们,我们能扑灭或控制小火,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1)锅盖、茶杯盖或小碗碟盖、湿布等将火盖灭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着火的锅可以从侧面倒入冷食油也能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
(2)网传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通过化学反应吸热也能灭火.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灭火原理其实就是控制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锅盖、茶杯盖或小碗碟盖、湿布等将火盖灭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着火的锅可以从侧面倒入冷食油也能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
(2)网传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通过化学反应吸热也能灭火.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灭火原理其实就是控制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天然气和太阳能都是常用能源,越来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使用。天然气属于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反应。
9.实验题- (共2题)
28.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如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液体药品为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产生.
(4)若制取氢气,可以使用D或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液体药品为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产生.
(4)若制取氢气,可以使用D或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选择填充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