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请根据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
(2)金属铝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的原因:_____;
(3)在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要使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_____.
(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
(2)金属铝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的原因:_____;
(3)在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要使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_____.
2.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甲物质中的溶解度为______g(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2)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将5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5℃,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相似。

(1)25℃时,甲物质中的溶解度为______g(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2)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将5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5℃,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相似。
3.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从图中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写三条)

(1)_____。
(2)_____。
(3)_____。

(1)_____。
(2)_____。
(3)_____。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现向一支盛有少量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可观察一的宏观现象是:有_______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从微观层面分析,沉淀是Cu2+与OH-相互结合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
(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1)可观察一的宏观现象是:有_______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从微观层面分析,沉淀是Cu2+与OH-相互结合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
(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化学小组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CaO,还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地显现出红色。
③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
④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假设猜想)
(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任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2)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做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CaCl2。
猜想2:_____。
猜想3:溶质有CaCl2,HCl和FeCl3。
请写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反思评价)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过滤。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地显现出红色。
③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
④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假设猜想)
(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任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2)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做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CaCl2。
猜想2:_____。
猜想3:溶质有CaCl2,HCl和FeCl3。
请写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①_____溶液 | 溶液没有变红 | 废液的溶质中不含FeCl3 |
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 先有气泡冒出,然后②_____ | 猜想2成立 |
(反思评价)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过滤。
3.计算题- (共1题)
6.
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 g BaCl2溶液,加入100 g MgSO4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176.7 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MgSO4═BaSO4↓+MgCl2,求: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原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原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4.单选题- (共20题)
8.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
11.
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g |
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金属锂能与O2反应生成Li2O3 |
C.x=8时,图乙表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D.x=7时,图乙所示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 |
13.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你是不是不喜欢苯宝宝了?苯宝宝多虑(氯)了

你是不是不喜欢苯宝宝了?苯宝宝多虑(氯)了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
15.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
16.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
B |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 观察颜色 |
C |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D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点燃 |
A.A | B.B | C.C | D.D |
17.
湘西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項 | 原因 | 结果 |
A | 废纸、废金属制品的隨意丟弃 | 白色污染 |
B | SO2和NO2气体大量排放 | 酸雨 |
C |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 温室效应 |
D |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 | 水体污染 |
A.A | B.B | C.C | D.D |
18.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
20.
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 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 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A.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 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 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21.
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 |
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 |
22.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
C.用硫酸铜进行自来水消毒 |
D.用含NaNO2的工业盐腌制食品 |
24.
合理的饮食是健康身体的重要保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通过在食盐中加入碘的化合物来补碘 |
B.儿童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
C.人体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
D.绿色食物是指颜色为绿色的水果、蔬菜等 |
25.
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5.填空题- (共4题)
2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4)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4)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28.
201 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
(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4)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图所示,则所降雨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
(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4)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图所示,则所降雨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2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牛肉 B 米饭 C 西红柿 D 花生油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紫砂锅 B 陶瓷碗 C 高压锅 D 塑料盆
(3)草木灰是农家肥,它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_____;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料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使用不对应的是_____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冰箱异味
B 干冰易升华吸热﹣﹣﹣制造舞台烟雾
C 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气体肥料
D 常温下氮气性质不活泼﹣﹣填充食品包装袋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牛肉 B 米饭 C 西红柿 D 花生油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紫砂锅 B 陶瓷碗 C 高压锅 D 塑料盆
(3)草木灰是农家肥,它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_____;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料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使用不对应的是_____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冰箱异味
B 干冰易升华吸热﹣﹣﹣制造舞台烟雾
C 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气体肥料
D 常温下氮气性质不活泼﹣﹣填充食品包装袋
30.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熟石灰、⑤碳酸氢钠五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医疗急救用的气体是_____。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3)制作松软可口的馒头时,常加入的物质是_____。
(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1)医疗急救用的气体是_____。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3)制作松软可口的馒头时,常加入的物质是_____。
(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