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1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3

1.简答题(共1题)

1.
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世界、改善生活。
(1)创新发展材料技术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①石墨烯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性;
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所用的SiC颗粒增强铝基材料具有重量轻、高刚度、高耐磨、耐冲击等特点,该材料属于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____(填字母);
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④基础工程建设中常用到水泥、玻璃、钢材等。钢材中添加铬、镍等元素的目的是__。
(2)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下表是100 g紫薯粉的营养成分含量表:
营养成分
含量
营养成分
含量
营养成分
含量
水分
9.9 g
淀粉
82.5 g
蛋白质
4.8 g
脂肪
0.2 g
铁元素
1.10 mg
钙元素
23.00 mg
硒元素
0.02 mg
其他
……
 
 
 
①紫薯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为脂肪、淀粉和____;
②以上营养成分中____(填元素符号)是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____(填元素符号)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
③在酶的作用下,淀粉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组成与性质。
(信息速递):
1氢氧化铜在80℃时可以完全分解,Cu(OH)2CuO+H2O   
2碱式硫酸铜为浅绿色固体,化学式为aCu(OH)2·bCuSO4,兼有硫酸铜和氢氧化铜共有的化学性质,温度达653℃时CuSO4开始分解,可表示为 CuSO4CuO+SO3↑,产生的SO3被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能完全吸收
3配制波尔多液:1份硫酸铜、1份生石灰和100份水,分别配制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然后将两者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实验探究):甲、乙同学实验如图:

(现象与分析):
①甲实验中会出现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同学实验中,____用量明显不足,则生成了浅绿色沉淀。
②配制石灰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欲测定碱式硫酸铜(aCu(OH)2·bCuSO4)的组成,将上述实验中的浅绿色沉淀过滤、洗涤、烘干。
(方案一):沉淀法
③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④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____。
⑤误差与分析(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若将BaCl2溶液改为Ba(NO3)2溶液,则a∶b的值将____;
若将样品从天平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洒落,则a∶b的值将____。
(方案二):热分解法  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测定9.08 g碱式硫酸铜的组成。

(实验数据)加热至固体完全分解后,测得C装置质量增重2.68g
(问题讨论)
⑥实验前先打开A、B装置之间导气管上玻璃旋塞,缓缓____(填操作),其目的是____;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____。
⑦当加热至200℃,装置B中浅绿色固体____(填变化现象);要使得碱式硫酸铜完全分解,控温电加热器需要控制的温度至少达____。
⑧根据上述方案一或方案二的数据,计算a∶b的值。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流程题(共1题)

3.
某实验小组利用石灰石残渣(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制备轻质CaCO3,同时得到K2SO4,其工艺流程简要如下:    

已知: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1)为了提高反应Ⅰ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①搅拌   ②将残渣粉碎成细小颗粒 ③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
(2)反应Ⅱ中a和b分别是____(填序号);
①足量CO2、适量NH3  ②足量NH3、适量CO2
③适量CO2、足量NH3  ④适量NH3、足量CO2
(3)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该表中M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生成的NH4Cl溶液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
物质
KCl
K2SO4
NH4Cl
M
溶解度/g(25℃)
34.0
11.1
37.2
19.5
 
(4)将得到的轻质CaCO3进行洗涤,判断CaCO3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____(填序号),若无明显的现象,则已洗净;
①滴加稀盐酸
②滴加Na2SO4溶液   
③滴加BaCl2溶液
(5)过滤器中的滤纸折叠方法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____(填序号);

(6)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H2O外,还有____。

4.单选题(共16题)

4.
将6.05g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A.0.1gB.0.15gC.0.2gD.0.25g
5.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风力发电C.瓷碗破碎D.木已成舟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3Fe + 2O2Fe3O4B.2KOH+H2SO4=K2SO4+2H2O
C.H2 + CuOCu + H2OD.Fe2O3 + 3CO2Fe+3CO2
7.
“单中心铁”可作甲烷高效转化催化剂,转化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两种化合物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单中心铁”反应前后性质发生改变
8.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冰水混合物C.水银D.碳酸钙
9.
广陵区头桥自来水厂用ClO2进行杀菌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4D.﹣1
10.
明矾KAl(SO₄)₂·12H₂O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净水剂。它属于
A.酸B.碱C.盐D.氧化物
11.
有报告称,部分品牌香烟中镉含量为3.21μg/g,铅为2.65μg/g,这里的镉、铅是指
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
12.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有42个原子B.相对分子质量为280g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碳氢氧3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13.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黄铜B.硬铝C.金刚石D.生铁
14.
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A.B.C.D.
15.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6.
现有常温下的3种溶液:①石灰水、②糖水、③食醋,pH大小关系为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②>③D.③<①<②
17.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B.铵态氮肥可与草木灰共同使用
C.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D.消石灰可以调节酸性土壤
18.
“坚持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扬州”。下列行为与之理念不配匹的是
A.在景区、街道设垃圾分类箱B.施用大量农药治理植物病虫害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鼓励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19.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鸡蛋清加入蒸馏水中,向所得液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会析出白色固体
B.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区分聚乙烯与聚氯乙烯;棉线与羊毛线
C.铁锈和稀硫酸充分反应,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D.淀粉遇加碘食盐的溶液,不会变色

5.选择题(共1题)

20.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6.多选题(共3题)

21.
向一定量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已知铁粉能与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Fe2(SO4)3+Fe=3FeSO4。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m=12.8
C.取c点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D.a点和b点溶液中FeSO4的质量比为3:4
22.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3℃下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的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3.1%
C.t3℃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
D.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23.
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Cu(NO3)2溶液
AgNO3
Cu
过滤
B.
NaCl
NH4HCO3

加热
C.
Fe
Cu
稀硫酸
过滤
D.
CO2
HCl
NaOH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7.填空题(共3题)

24.
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说过:“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给我们智慧”
(1)火药起源于唐朝,爆炸会产生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火药中加入____(填元素名称)。
(2)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现代工业以来,化学助推多种新材料的研制与使用,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使用了多种新材料,其中有锂铝合金,该材料说明其具有的优点有____。
A 硬度大    B 密度小    C 易导电    D 耐腐蚀
25.
我国钓鱼岛附近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本表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主要成分(mg/L)
硝酸根(NO3-)   <0.7
碳酸氢根(HCO3-) 152
氯离子 19700
硫酸根(SO42)  2740
铁离子 <0.02
镁 1310
钙 410
钠 10900
钾 390
pH 8.1
 
(1)用化学用语表示:
铁离子____;氯离子____;碳酸氢钙____;
附近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____;鱼儿靠呼吸微溶于海水中____而存活。
(2)表中所示含有____种金属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海水呈____性。(填“酸”或“碱”)
26.
可燃冰的分子结构类似于笼形,即若干个水分子将甲烷分子包裹在里面,其化学式为CH4·nH2O,n一般为6-8。仅我国南海可燃冰提供的能源就够中国用80年以上。
(1)甲烷是一种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属于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世界领先,若甲烷大量泄露到大气中,会加剧__(填一种大气危害现象)的产生;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海底的CH4在0℃、30个大气压的条件即可生成可燃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若n=8时,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____。
(3)可燃冰燃烧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的装置;
(4)我国于2017年4月成功开采获取可燃冰,其意义在于____。
a.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快速转型
b.有助于中国在可燃冰可采和利用领域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8.实验题(共1题)

27.
现有下列装置,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H2,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点燃氢气前需要____;若要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用C装置收集氨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a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则气密性良好;
(3)验证CO2气体,可将仪器接口a与c相连,但装置F有错误,请将图中错误部分修改____,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