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近年来,染发俨然已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央视国际网络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600多人中,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而且在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半数左右。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的作用,俗称染发剂。染发剂普遍含有对苯二胺这种致癌物质,化学式为C6H8N2.请回答:
(1)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含_____个原子。
(2)对苯二胺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1)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含_____个原子。
(2)对苯二胺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
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实验测定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根据题中信息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C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

(1)根据题中信息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C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许多同学都有被蚊子叮过的经历,感觉就是痒。同学们通过化学学习并查阅资料知道:蚊虫叮咬后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证明有氢气生成。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气体是CO2
猜想二:该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证明有氢气生成。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气体是CO2
猜想二:该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
4.
室验室开放日,小明、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同学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_____;②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3)小华想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_____;
……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_____;②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_____ | _____ |
(3)小华想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_____;
……
3.简答题- (共1题)
5.
近几年无人监察机广泛应用于大气质量监测,以预防雾霾的产生。
(1)请回答产生雾霾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各答一点即可)。
产生原因_____。
防治措施_____。
(2)这种无人机主要采用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请回答该材料的一点性质_____。
(1)请回答产生雾霾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各答一点即可)。
产生原因_____。
防治措施_____。
(2)这种无人机主要采用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请回答该材料的一点性质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6.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
CO2
H2CO3
CaCO3
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
7.
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
| OH﹣ | CO32﹣ | Cl﹣ | SO42﹣ | NO3﹣ |
M2+ | 难溶 | 难溶 | 易溶 | 易溶 | 易溶 |
A.M+HCl | B.MSO4+Ba(NO3)2 |
C.MO+H2SO4 | D.M(OH)2+NaCl |
8.
下列设计方案合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证明金属活动性Mg>Ag:![]() |
B.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钾:![]() |
C.用氢氧化钾除去氯化钾中的少量杂质氯化镁:![]() |
D.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 |
11.
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H2 | B.一定含有CO |
C.可能含有HCl | D.可能含有CO2 |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
B.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 |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3.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
14.
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 )
A.用洗涤剂洗碗 |
B.用白醋除去水垢 |
C.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
5.填空题- (共4题)
16.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所示是一个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〇”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依据___,反应后最后的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微粒(选填序号),才能反映出该化学反应的真实情况。
A
B
C 

(2)写出符合上图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1)依据___,反应后最后的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微粒(选填序号),才能反映出该化学反应的真实情况。
A




(2)写出符合上图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17.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下列各空: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C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它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Fe(SO4) 2,则它代表的点是图中_____(选填A、B、C、D、E、F、G)。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C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它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Fe(SO4) 2,则它代表的点是图中_____(选填A、B、C、D、E、F、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