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_(选填:道尔顿,张青莲,拉瓦锡),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结果取整数).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个.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_____.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_____.
(3)②处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条件略去)_____.
(4)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K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
2.选择填充题- (共1题)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此时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是不同的;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固体分离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l
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
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和HCl
你认为以上猜想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写出你的猜想_____。
(2)(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是否严密_____(填“严密”或“不严”)。
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_____溶液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你的猜想成立 |
(3)(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
4.单选题- (共11题)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2种 |
C.c点溶液的PH=7 |
D.X的值为106 |
A.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是金属汞 |
B.铅笔内的铅笔芯是金属铅制成的 |
C.菜里所加的盐是特指食盐(NaCl) |
D.蒸馒头用的碱面主要成分是纯碱(Na2CO3)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
5.选择题- (共3题)
结盟在国际关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的结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代国际安全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新兴大国追求结伴和守成大国巩固结盟的并行现象。……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分化组合,主要是以结盟来完成的。由于结盟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针对第三方,从而很容易将国际关系带入分裂对抗的冲突逻辑中。……中国在内的主要新兴大国在对外关系上,没有将结盟而是将结伴作为外交开拓的重点。
-----摘自《新华网》当代国际关系新潮流
材料二: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采访时却说,“毫无疑问,我们将与中国发展关系。在军事领域,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信任关系,我们开始在海上、在陆地、在中国、也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举行联合军演,但俄罗斯不会考虑与中国结盟”。他还表示,“这种联盟形式已经过时”。
材料三:在2017年2月10日发布的《美日联合公报》中,双方重申,美日同盟是亚洲地区和平、繁荣和自由的“基石”。美国将坚持通过美国军事能力维护日本安全,确保美国军队在日本的长期、可持续存在。
结盟在国际关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的结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代国际安全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新兴大国追求结伴和守成大国巩固结盟的并行现象。……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分化组合,主要是以结盟来完成的。由于结盟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针对第三方,从而很容易将国际关系带入分裂对抗的冲突逻辑中。……中国在内的主要新兴大国在对外关系上,没有将结盟而是将结伴作为外交开拓的重点。
-----摘自《新华网》当代国际关系新潮流
材料二: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采访时却说,“毫无疑问,我们将与中国发展关系。在军事领域,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信任关系,我们开始在海上、在陆地、在中国、也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举行联合军演,但俄罗斯不会考虑与中国结盟”。他还表示,“这种联盟形式已经过时”。
材料三:在2017年2月10日发布的《美日联合公报》中,双方重申,美日同盟是亚洲地区和平、繁荣和自由的“基石”。美国将坚持通过美国军事能力维护日本安全,确保美国军队在日本的长期、可持续存在。
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
不同条件下淀粉酶的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温度 | 试剂 | 实验 现象 | |
1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清水2mL | 37℃左右 | 碘液 | 变蓝 |
2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0℃ | 变蓝 | |
3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37℃左右 | 不变蓝 | |
4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100℃ | 变蓝 | |
5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加2﹣3滴2%盐酸 的稀释唾液2mL | 37℃左右 | 变蓝 | |
6 | 蛋白质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37℃左右 | 无变化 |
(1)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blank#}1{#/blank#}
(2)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blank#}2{#/blank#}
(3)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blank#}3{#/blank#}
(4)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blank#}4{#/blank#} 试管.
6.填空题- (共5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环节II由氧化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分子式_____,c和d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人体缺乏_____会引起夜盲症.
(2)铝、铁都是生活中常使用的金属,但铝比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
(4)为了满足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综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制成了比原来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得多的_____材料,如玻璃钢、碳纤维.
(5)如图所示是简易净水器,该装置不能将硬水软化的原因是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_____收集.
(3)上述实验气体收集完毕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化学反应式为_____.
(5)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端通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该从_____端通入.

(1)配制步骤
①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g,水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
②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盘。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如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⑧ D只有②③④⑤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选择填充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